2021-4-13 | 機械設計論文
一、課堂教學設計
我校學生學情不理想,基礎知識薄弱,已經習慣了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的學習模式,這種課堂模式缺少了學生的能動和自主性,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種學情,我們教學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教學內容設計以“應知應會”為原則,輕理論重實用。教師授課要淡化理論分析和公式推導,講授時按照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等原則引導學生,著重突出應用性和實用性,并增加生產現(xiàn)場常識,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真正的知識和技能。
②多媒體教學和常規(guī)講授教學合理地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使得常規(guī)板書教學中可以融入圖片、模型、動畫等內容,直觀生動。而且多媒體教學在教師的解說和引導下,會調動學生的思考和探討,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寓教于樂,學生受益不少。
③實物教學的引入會讓課堂增色不少。模型或者玩具是非常好的教具,我們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玩具或者模型,在課堂上演示和解析,引入常見機構和通用零件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主動的學習,快樂的學習。
④現(xiàn)場教學必須執(zhí)行。學生大多數(shù)對機械產品不入門,原因是開設這門課程之前學生只不過是剛剛進行了普車實訓的學習,簡單零件的加工還可以,但是對于床子的組成和結構,對于常用零件和典型機構并不能深入了解,所以現(xiàn)場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就必不可少。機械專業(yè)都有實訓工廠,恰好為學生提供了現(xiàn)場教學的平臺,在現(xiàn)場通過觀察實際的機構、機器,指定學生講述這里面的機械設計知識,最后由教師總結課程。
⑤企業(yè)參觀制度盡量完善。由于實訓工廠的設備只限于普通機床等,比較單調,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所有章節(jié)的需要,為了讓學生開闊視野,眼睛里有機械,腦子里有產品,我們安排學生進工廠的車間參觀學習,參觀的過程中由教師帶隊講述和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多留意以后學習中能用到的設備。這種課堂外的教學經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同時,這也為學生提供了一次行業(yè)認知的機會。
二、意見和建議
①強化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授過程中彌足重要,學生也都喜歡這種方式,這種方式能通過大量的圖片和動畫來反映機構的組成,但是課堂中大量多媒體的引入會讓教學過程顯得雜亂無章,最好是板書設計和多媒體相結合,我們要不斷的完善在現(xiàn)有教具和教學條件下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學好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
②實驗教學和現(xiàn)場教學課時應加大。這種教學對學生知識的把握、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這種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要積極的創(chuàng)造條件開發(fā)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努力加大實驗儀器和設備的投入。
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對學生就業(yè)有益的素材,努力做到讓知識為實踐服務,讓實踐走進課堂,讓理論驗證生活中的科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強調知識可以服務于職業(yè)的理念,使學生重視三年大學生活理論與實踐知識的積累!(本文來自于《職業(yè)教育》雜志。《職業(yè)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三、結束語
針對高職高專院校,找到最適合院校情況和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是每個專任教師必須要鉆研和探索的課題,我們每位教師雖然都摸索出一些經驗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顯得不足,要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設計的高素質學生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本文的一點體會和思考還希望各位教師和同行專家們給予批評和指正。
作者:江紅麗 袁志華 單位:沈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