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養成教育論文
一、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1.學校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
在整個評價體系中,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總分為100分。學校占40分,因為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比家庭、社會都要長。其中評價主體主要包括了老師、同學和其他教職工。在學校中老師和同學各占15分,其他教職工10分。因為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對象是老師和同學。教職工處于間接地位,但也可以從一定細節處反映學生責任意識水平高低。老師15分主要分布在課堂表現、課外表現、學風表現、文明素養、勞動態度、修養水平這幾點上。
通過任課老師和校輔導員對大學生這幾點表現的評價,足以反映一個學生責任意識水平的高低。同學15分則主要集中在集體觀念和幫助同學這兩點上,通過對學生相互之間在集體觀念和互幫互助的評價,不但能夠客觀的評價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素質,而且能夠讓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提高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其他教職工10分,這當中可以選校行政部門和后勤工作人員(如宿舍、食堂、保潔工作人員)等。學風表現、文明素養、勞動態度這三點都可以通過學生課外兼職或其他形式和教職工接觸中體現。
2.家庭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
大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外人不得而知,只能通過親人的評價來了解。簡單說來只有長輩和晚輩之分。這其中尊老是最重要的所以給20分,晚輩10分。大學生家庭責任意識水平的高低通過其在長輩眼中的言行、舉止以及對待長輩的態度足以反映出來,而晚輩主要體現在對晚輩的關心愛護程度。
3.社會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輸送人才,大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因此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將社會評價的評價主體分為企業、社會公益和社會公德三個部分。社會中除企事業單位外還存在著社會公益組織,像紅十字會、志愿者聯盟等。對于企業來說,最為看重的就是員工團隊合作、人際交往和工作態度。所以企業考核學生責任意識主要集中在這三點上。而社會公益組織則考核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積極性和態度方面。社會公德由地方社區或街道辦事處進行考核。
4.自我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評價
如今大學生自殺、厭學事例很多,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體現大學生自我負責的一個考核標準。基于此,將心理素質作為自我責任意識的評價主體指標,對大學生社會適應性、抗挫能力、責任觀、心理調控能力等都是作為自我責任意識考核項目。如果發現此項目其中一點不足,則必須及時進行心理干預或輔導。
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
在本文所建立的高校學生責任意識教育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為了反映每個評價指標的不同重要程度,本文對各個指標分配給一定的權數,權重不同,評判結果也就不同。學校、家庭、社會、自我表面上是四個評價主體,但學校中包括了同學,所以實際是五個。其評價主體之前是平等的,但評價成績學校排第一、家庭第二,社會第三,自我第四,這樣的排列,也無形中讓學生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樹立對學校、家庭、社會的責任。自我的責任意識分數是最低的,無論它項滿分與否都是10分。
三、總結
總之,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評價工作一定要科學化、制度化及規范化。全體師生在思想上應當高度重視,認真學習責任意識評價體系考核標準,深刻領悟其精神實質,堅持以理論為輔,實踐為主,以期更好的達到預定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張媛 單位:蘇州科技學院傳媒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