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學生管理論文
一、學生管理工作與德育工作的現狀
學校管理工作往往指導了德育工作的開展,換句話說,正是由于管理工作的行政化,才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脫離生活實際。在這種情況下,德育工作開展的范圍大而空洞,很難被小學生理解和接受,難以將先進道德操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而且過于陳舊的政治化德育內容更使其與社會脫節,這樣,學生在社會現實中的價值觀與理論價值觀產生沖突時,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選擇錯誤的價值觀念。
以上情況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形成了單一的價值評價觀,單純地以成績評價自身發展,如果難以實現自己的成績價值就會畸形地選擇自己的價值理念,甚至完全與社會主義價值理念背道而馳,最基本的表現就是缺乏少先隊及共青團的先進性標準,理想信念的潛在危險性較大,愛心、孝心、責任心及集體主義的基礎性道德理念欠缺,并且極易產生相互攀比、追求享受的拜金主義價值觀,在人格和性格的塑造方面會導致心理脆弱,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低,甚至漠視生命的問題。
二、學生管理工作與德育工作結合發展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和諧關系理念
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要將教師的教學成績與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獎勵及職稱評定等方面分別對待,改變教學成績的絕對主導地位,避免教師的功利化教育,這樣就能使教師在學生管理中加入更多的德育,更加重視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這一策略的實踐需要我們教師提升自身素質,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教師完全依照應試教育的要求去管理班級、管理學生就必然難以實現學生管理與德育的價值目的。
學校在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中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發揮學生的自我監督和互相監督作用,適當選擇一部分學生協助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實踐德育教學理論,使學生主動地認知、實踐、探索,進而使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就感,構建其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學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二)重視對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環境的塑造
良好的學生管理與德育環境能夠對小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創建一個文明的與德育相契合的校園環境,這種環境的營造主要體現在校風、學風、班風上,校風以其悠久的歷史積淀能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重要的精神環境和心理氛圍;班風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可以更直接、更具體地影響他們健康人格的培養;學風則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與品行。除此之外,學生管理工作還要學校、社會、家庭相互配合,整體推進,三者共同進步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最后,學校必須十分重視教師的責任意識的培養,使其充分了解自己的社會責任,進而充分激發其工作能動性與創造性。
三、總結
在新時期,對我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的探討,有利于小學教學工作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步伐,有利于學生管理與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鄭楊 賈志棟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膠西鎮百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