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安全教育論文
1生命安全是人類從事體育的最初需求
在原始時代由于科學技術不發達,人類面對大自然的風、雨、雷、電等環境顯得十分脆弱和無助,不能很好地抵御大自然災害,加之種族之間的頻繁爭斗,各個種族為了延續和生存下去就不斷的進行遷徙,并且運用各種方法增強自身走、跑、跳、投、攀、蹬、躍能力,進而強健體魄,戰勝其他種族,提高緊急避險能力和抵抗大自然災害的能力,最終保全生命。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社會的人們對于大自然的抵抗能力逐漸提高,自身的生命安全問題已經不像原始社會那么嚴峻了,人們從事體育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休閑娛樂。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人們從事體育運動的原始訴求仍然是為了生命安全,強身健體。既然最初人們從事體育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安全,有意的通過練習提高走、跑、跳、投、攀、蹬、躍能力,進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強健自身體魄。體育課則是主要是教授學生運動技術和運動理論,使學生養成身體鍛煉的習慣,打造學生健康的體魄。那么,體育便具有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生命安全教育便可以在教授體育技術和理論的過程中滲透進去,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接受生命安全教育,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和理論,養成身體鍛煉的好習慣,還能使學生認識、理解、重視生命安全問題。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生命安全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2.1生命安全教育是維系個人安全、家庭幸福、民族繁榮、國家富強的重要舉措
生命安全教育對于個人、家庭、民族、國家意義重大,為此國內外紛紛開展生民安全教育以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對于個人而言,生命安全教育能使人們真正的認識、理解、重視生命安全問題,樹立起正確的生命觀,進而較好的保證個人安全,為人生的健康發展進行奠基。對于家庭而言,家庭的幸福是社會穩定、國家穩定的基礎,學生又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其生命安全問題關乎家庭幸福與否,如果學生出現了安全問題,將會影響整個家庭的幸福,最終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對于民族、國家而言,中國在近代以來歷經磨難,中華兒女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生活幸福,進行了不屈不饒的艱苦斗爭。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逐漸強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地位逐漸提高。但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是全中國人民心中的夢想。那么,要實現這個夢想,就需要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就需要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當代大學生積極的投身到國家建設之中。當代大學生如何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之中,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國家的富強,其中生命安全是一個重要基礎。只有學生意識到、認識到、重視到生命安全問題,其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珍愛生命,自身保持健康了才能再談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偠灾?,生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大學體育教學作為大學生必修課程,也有義務、有責任、有必要結合生命安全教育的相關問題對大學生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
2.2生命安全教育是幫助學生健康發展和適應社會的有力手段
大學是一個人能否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并會影響整個人生。所以,在大學階段進行生命安全教育是最適合的階段,也是提高大學生對于生命安全問題理解的最好時間。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們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法多元化、便捷化,接受的信息數量較多而且復雜,加之其生活的閱歷、經驗較少,對于好壞信息的分辨能力較差,不能屏蔽壞的信息,極易受到干擾,影響正常的生活。加之,現代社會的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會由于家庭背景、能力等原因,在學習、生活上所面臨的壓力增大,心理上會很容易出現困惑,有的甚至出現心理疾病,這也就造成了學生會出現各種意外的問題。然而,大學體育課不僅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方面有很重要作用,在鍛煉其意志品質,培養健康心理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體育課十分容易與生命安全問題相結合,這樣便有必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心理承受力、自信心,并且將生命安全的問題在體育課上給學生灌輸,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健康發展和適應社會。
3高校體育教學與生命安全教育的共同性
3.1教育目的一致性
在學校中,體育教學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增強他們的體質,并對他們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使他們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祖國。而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對于生命安全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程度,通過練習和理論教育提高面臨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分辯是非的能力,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這樣便能夠看出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過教育以及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存與生活的技能,增強身體素質,塑造健康的心理,最終使其能更好的生活、學習、工作,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
3.2教育作用相似性
生命安全教育和體育課程在教育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主要表現在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心理素質、提高社會適應性這三個大方面。首先,在增強身體素質方面,生命安全教育的作用就是要讓學生明白生命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而提高緊急避險、自然抵抗能力。而大學體育課其作用是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強健學生體魄為核心的。其次,在提高心理素質方面,生命安全教育利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生命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正確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減少心理困惑。大學體育課則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培養學生艱苦奮斗、不怕吃苦、鍥而不舍、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良好心態。最后,在社會適應性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使得學生能很好認識人際交往問題、自身定位問題等,提高學生的協作、配合能力。大學體育課程則能通過技能練習、體育游戲,促使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進行配合,在娛樂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溝通、交流、協作、適應能力提升。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體育課教學的作用與生命教育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這樣也就使得大學體育教學結合生命安全教育問題進行教學變得可行。
3.3符合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大趨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近些年,教育一直倡導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就拿生命安全教育來說,其主要對象就是學生,其實質就是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一些練習和理論知識的傳授,使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緊急避險能力等。而大學體育教學則是通過技術練習,提高大學生的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爆發等身體素質。由于體育技能學習具有遷移效應,這樣便有利于大學生能很好的將體育技能遷移到生命安全技能的學習上,這樣也便于體育教學能很好的結合生命安全教育。最終,也能使得大學體育教學與生命安全相結合,使大學體育課程能更好的做到“以學生為本”,使體育課程變的更具實用性、趣味性、自主性,最大程度上把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這樣也就順應了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
4高校體育教學結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路徑選擇
4.1結合運動內容
高校體育教學結合生命安全教育需要從運動內容入手,將具體的運動內容與生命安全教育相聯系。首先,改革教學內容發展自我保護技能。如在教授武術的內容時候,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的套路,還要教授學生基礎的身體防衛術;在教授球類技術內容的時候,不僅要教其正確的技術動作、發力順序,還要教授學生學會身體對抗以及如何在對抗中保護自己的技術;在體操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體操動作,還要教授學生怎樣在失去身體重心的情況下滾動圓滑的落地,進而保護自己;在教授田徑的內容時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基本的走、跑、跳、投等技術,還要教其如何運用這些基本姿勢去躲避意外,減少自身損傷。其次,豐富運動項目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如將攀巖、攀樹、滑雪、走扁帶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項目引入高校體育課堂,以具有難度的攀爬、騰躍、平衡練習在使學生獲得運動技能增長的同時,也逐漸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對安全問題的能力。第三,拓展運動方式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如在教學中注重對引發因外事故因素的講解,并對如何處置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總之,體育教學的內容廣泛,需要體育教師要有廣泛聯系的思想,把運動內容與生命安全教育結合起來,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對學生進行了生命安全教育,最終更好的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4.2結合課堂游戲
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是每一節體育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不僅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還能幫助學生預熱身體,最終為主要運動技術的學習打下基礎。由此,體育教學中的游戲部分完全可以根據生命安全教育進行編制,通過練習走、跑、跳、投、攀、蹬、爬、躍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緊急避險、抗壓、抗阻水平。如走的練習可以編制快走比賽游戲;跑的練習可以編制“逃離魔抓”2人互追的游戲;跳的練習可以編制跳躍障礙游戲;投的練習可以編制“打擊敵人”等練習投擲準度、遠度的游戲;攀的練習有條件可以帶學生練習攀巖;爬的練習可以讓同學在墊子上進行爬行穿越障礙的游戲;躍的練習可以編制“跨越火線”等跨越危險、障礙的游戲。此外,還可以適當增加運動的難度、發展以二人支援、團隊協作的互助模式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體育游戲發展學生在遇到危險時的脫險能力。總之,體育教學中的課堂游戲部分不僅要滲透體育教學的內容,還要通過游戲教會學生一些躲避危險、處理突發事件的知識和技能,讓寓教于樂、主動避險、安全自救的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4.3結合意外事件
由于體育課堂常在室外,外界環境復雜可控性較低,容易出現一些想不到的意外突發事件。而體育教師不僅要解決好突發事件,還要利用突發事件給學生講解如何去應對和解決,提高學生遇到意外事件的解決能力,減少自身和他人的損害。體育課堂意外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天氣環境,室外上課經常會上到半截出現下雨、刮風、打雷等惡劣天氣,體育教師不僅要做好組織學生躲避惡劣天氣,還要在這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快速、有順序的疏散;教會學生在哪躲避雷雨天氣、如何躲避風沙天氣、如何躲避嚴寒風雪的方法等。另一方面主要是身體意外受傷,在體育課上會經常遇到腳踝扭傷、跑步休克、中暑、手指挫傷、撞傷等情況,教師不僅要安置好傷者,還要教會學生應對這些傷病的簡單處理流程、方法以及后期養護,這樣就使學生學會了一些緊急救助以及自身受傷后如何處理的常識。此外,教師還需要在體育課上體前給同學講解一些意外事件處理的流程和方法,這樣不僅能防患于未然,還能使學生在面對意外事件時不慌張,減少于此導致的不必要傷害。
4.4結合理論教學
大學體育教學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雖然實踐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大,理論教學所占的比例較小。但是,理論教學是十分重要,不能缺少的。大學體育的理論教學完全可以將體育發展史、體育的目的、體育的功能等基礎內容與生命安全教育內容相結合。例如,講體育史的時候,可以將體育的起源很好的與人類種族的生存、生活聯系在一起,體育起初就是為了人類能更好的生存;講體育目的、功能的時候,可以將促進身心發展與提高人心理承受力、與人協作配合、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命觀等聯系在一起。同時還可以將體育運動中所發生的意外講給廣大學生,讓學生通過了解意外發生的起始、過程及結果,認知安全事故對人身心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以此警示學生養成安全的體育運動習慣,主動拒絕危險的體育運動方式,讓體育成為健康、娛樂、休閑的良好生活方式之一。總之,通過體育理論課,不僅能使學生認識體育,還能使學生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最終更好的生活發展。(本文來自于《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雜志?!豆枮I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5結語
對大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十分重要,關乎祖國未來、關乎社會穩定、關乎家庭幸福,作用與意義重大。而高校體育課程結合生命安全教育不僅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理解、珍愛生命,還能幫助大學生重視體育,促進其進行身體鍛煉,使大學生養成一種朝氣蓬勃的生活態度和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高校體育課程結合生命安全教育也是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方向、大趨勢,順應了現代體育課程改革的大方向。
作者:張笑昆 陶成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