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成本核算論文
一、會計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分析
(一)會計成本核算體系待完善
縱觀于當前會計成本對成本核算的當前現狀,不難發現,目前,各企業對成本核算的各項指標并未進行科學分析與系統評價,而且成本核算軟件也待更新和完善。
(二)管理費用的分攤存在問題
管理費用在企業的整個成本開支中發生較為頻繁,而且總額較大。但是,企業在成本核算中,對管理費用的準確分攤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后勤、行政等企業職能部門的管理費用的分攤。其實,關于費用分攤方法有很多,但是結合企業特點,卻難以探尋一種既具有一定的實際可操作性,又具有很高準確度的費用分攤方法。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其費用管理,都普遍采取對職能管理部門制定“費用定額標準”;對企業后勤服務部門實行“費用包干”的形式。雖然這兩種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是卻并沒有與其他科室起到聯動作用以共同“挖潛績效”,而且也沒有充分發揮出調動員工節約成本的積極性。
二、針對會計成本核算的對策分析
(一)提高財務等相關人員的成本管控意識和成本核算能力
管理者若要提高成本核算能力,首先應使財務人員樹立明確的成本核算意識,使其在思想上能夠高度重視。同時,財務人員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可以日常多參加學習培訓,及時關注宏觀經濟政策的發布,熟悉成本核算最新統計方法和計算規則,并將成本核算工作與會計電算化相結合,逐步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質量。
(二)合理歸集各成本和收入數據
第一,合理歸集成本數據。首先,應合理歸集各成本數據。由于成本核算是一項財務工作,而且成本核算的期間也與企業的財務工作期間相一致。因此,可以憑借會計憑證對各成本數據進行歸集。對期末成本數據,也可以通過財務月末結賬工作直接獲得。第二,合理歸集收入數據。之所以歸集收入數據,是因為無論何種單位類型,收入與成本都要相配比。因此,合理歸集收入數據,能有助于成本的歸集與核算工作。對各類收入,應按照科室類別或項目種類分別匯集,以使每一比收費項目都能與科室或項目進行核對。
(三)對于目標成本費用的分配分析
相對于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來說,尤其是一些傳統的成本核算來說,目標成本費用的核算及分配更加有針對性,它可以很好的按照產品市場情況進行成本的計算和分析,這對于企業的生產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目標成本費用分配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消費人群進行全面的分析,進而來確定基本的成本需求,并把相關的成本費用分攤到相應的生產及研發項目當中。與此同時,該項成本核算的分配方法也有利于和實際生產的成本需求進行分析與比較,進而尋求更加高效的、能夠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由此可見,目標成本費用分配方法對于企業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企業的生產起著積極的影響。
(四)進一步完善責任成本管理機制
加強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應當樹立責任成本的概念,強調責任成本管理機制。將經營成本及相關的職責權限進行分解分配,將控制成本的責任分解到各個科室,并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工作人員。如此,成本控制機制便可以做到責任到人,強化每一名職工的成本責任意識,并逐漸形成合力,提升整個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將每個人成本控制效果與績效考核相掛鉤,充分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到成本控制管理中來。(本文來自于《財會研究》雜志。《財會研究》雜志簡介詳見。)
(五)利用四級分攤的形式核算成本
倘若用公式來計算成本,可以表達為:各科室成本=直接成本+分攤成本。直接成本為與各科室有直接關系的成本。而分攤成本則由管理成本、輔助成本等構成。對這類成本的分攤可以采用四級分攤的形式。
(六)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為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管理,應及時更新自身的硬件水平,通過財務軟件平臺引入固定資產管理模塊,進一步完善自身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塊建立后,應對現有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盤點清查,對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和保存狀況進行重新的確認和分類,對固定資產原值進行重新確認,對過去的折舊數據和方法進行重新的考核和修訂;嚴格依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調整過去一系列的固定資產的呆壞賬,合理調整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模塊實行后,要嚴格每一筆資產的購入申請程序和報廢處理流程;對需要二次入庫的固定資產進行出入庫管理,從而確保企業的權益得到最為有效的保障。
作者:崔靜 單位:空軍青島醫學中心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