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管理論文
一、制造企業精益成本管理的實施前提
既然精益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能夠起到這么突出的作用那么我們理應把精益成本管理方法應用到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管理上,進而加強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管理能力。具體到實際應用中,我們若想把精益成本管理方法應用到交通裝備制造企業上那么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和前提,具體而言,需要滿足的條件有以下幾點:(1)首先要使得各個管理層建立起科學新型的管理理念,只有管理理念有所轉變和創新之后才能夠更好的適應和運用精益成本管理的管理模式;(2)價值鏈是當前在企業管理中較為熱門的一個核心重點,價值鏈的準確把握和合理運用對于企業的競爭力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3)企業長遠目標的確立,企業只有具備符合自身的長遠規劃才能夠在具體的后期執行中有的放矢;(4)精益成本管理其實并不僅僅是管理層的工作,還需要整個企業所有的員工共同參與執行,因此,要在整個企業所有員工中落實精益成本管理模式,加強精益成本管理的效益。
二、加強和改善我國制造業精益成本管理的對策思考
1.加強預算管理,注重價值創造
近年來,國資委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專項提升工作,成功的經驗值得制造型企業學習、借鑒,企業應當在認真總結以往預算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企業實際,深化精益財務理念,不斷完善預算工作體系,優化預算管理流程,探索建立“事前算贏”的預算管理體系,有效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持續提升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完善預算管理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全員、全要素、全流程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的作用,切實建立多部門聯動的預算工作機制,強化預算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使各相關職能部門在預算管理機構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責,有效配合;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打通預算系統和內部各業務部門系統的聯系,實現預算系統與ERP系統、各業務系統、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系統等各專項系統的集成,不斷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系統性和協同性。其次要深入業務前端,加強業財結合。企業要進一步推進業財融合,深入業務前端,探索建立“事前算贏”的預算管理體系;要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優勢,以年度經營計劃為預算編制的基礎,合理確定主要產品產量、主要經營業務規模與效益等預算指標;要進一步強化業務系統對預算管理的支撐作用。強化預算執行監控,做好預算執行差異分析,發揮全面預算動態調整作用。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監控的有效工具,通過及時的預算執行與預算目標的差異分析,尋找具體的解決措施。
2.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為了搶市場,樹形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售后服務。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針對性的降低企業運營各環節的成本費用,將營業成本控制作為成本控制的重點,營業成本增幅不能高于營業收入增幅。要加強管理提升和管理創新創效活動的開展,加強供應鏈電子平臺應用;要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從嚴控制業務招待費、會議費、職務消費、領導人員薪酬等的支出安排。職工薪酬預算要體現效益導向原則,完善薪酬增幅與經濟效益聯動機制。
3.實現精細化管理
通過數據分析,貨比三家,建立穩定的購貨渠道和供貨商團隊,將品質好、服務好的供應商,納入主要采購對象,簽訂長期購貨合同,穩定購貨價格,降低庫存。對一些特殊的、價格昂貴的配件采用,客戶自帶或提前預約的方式采購,降低庫存成本,緩解流動資金的壓力。強化指揮調度功能,以實現經營目標為準線,優化資源結構,統籌調配各類資源,建立全公司范圍內的均衡生產秩序。貫徹精益生產理念,提高公司生產效率,減少工序委外成本。同時強化物流供應管理,推進物料信息化應用,確保物料供應和高效周轉,減少多余庫存。
三、結語
采納精益化的措施和技術是一場制造業企業的運動,通過精益成本管理,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合理的工作方法,結合企業實際,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可以說,精益成本管理就是不斷向理想狀態靠近的活動過程,最終目的就是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效益。
作者:劉萬超 單位: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