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實驗論文
1、主動實踐理念與自動學習模式
主動實踐理念與自主學習模式不謀而合,相得益彰。主動實踐就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與被動接受相對立;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品質,是自主規劃和調控學習的過程,目標明確,學習的內在需求和動力持久。由此來看,主動實踐與自主學習在根本思想上是一致的,主動實踐是理念,是指導思想,自主學習是模式,是學習方式,二者相輔相成。在實驗教學研究中,許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自主學習模式[3-8],認為高等教育應體現自主學習理念。
2、實驗課堂的組織
2.1實驗指導教師營造學習氛圍
實驗指導教師先簡要介紹實驗背景及相關的實驗方法、實驗的現代意義及應用,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的動力。而對實驗目的、儀器、操作等俱不做介紹,但要簡單提醒一下儀器保護方面的知識,要求謹慎操作,在動腦的前提下再動手。另外,注意人身安全,不要損壞儀器設備等,簡單交代后即可以放手讓學生獨自或討論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教師的態度決定著學生的態度,學生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表現。在學生摸索、研究實驗的時候,教師的任務是觀察每名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書情況,動手情況,看書時間的長短,有無同學之間交流,動手操作時有無走彎路,如何解決的。看到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犯錯”,指導教師不必去糾正。可以等待學生自己意識到錯誤,自己糾正,在學生學習、研究、摸索實驗的過程中,指導教師的任務主要是觀察巡視,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巡視有無安全隱患。在個別學生對某件儀器不會使用時進行個別指導,或者在看似不經意間幫學生做一些簡單的事務性的工作,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營造學習氛圍的作用。
2.2學生獨立研究、摸索實驗
沒有了指導教師的引導、引領,完全靠學生自己獨自摸索實驗、認識實驗,又由于在實驗室這種環境下,每個人獨立面對著一套儀器,在實驗課堂內完成規定的實驗內容,那么只有抓緊去學習思考,看理論、看儀器,動手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人能力會得到充分展示。有些學生在看過實驗指導書后,結合實驗儀器,能夠順利地完成實驗;有些學生在看指導書和操作時需要和同學討論完成實驗;有些學生在看理論和操作時以及和同學討論后,完成實驗仍有困難。有些學生先看書再操作,有些學生邊看書邊操作,而有些學生對看書沒有耐心,喜歡動手操作,而后來遇到很多困難不好解決時再回頭看書。在學生自主學習實驗、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顯示出個體差異,對此,實驗指導教師應做到心中有數,到下一階段檢查數據溝通交流時才會有針對性。
2.3實驗指導教師檢查數據
學生做完實驗,得出數據,指導教師檢查數據,討論數據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數字的位數是否正確、測量對象是否適當、數據處理是否恰當、儀器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測量數據顯示出的誤差等。數據檢查完畢后,詢問其實驗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感覺到的困難,解決情況如何等。討論指導教師觀察到而學生未注意到的操作方面的需改進的地方,探討更完善的方案;提出本實驗相關的問題,檢查學生應該掌握而是否掌握的問題。這些檢查、討論工作視情況可以一名學生單獨討論,也可以2~3名學生一組與指導教師討論,也可以4~5名學生一組,基本上同一層次的學生,可以一起討論。層次的劃分可以根據其操作過程的順利程度、速度快慢,也可以以是否獨立學習操作完成還是討論合作等標準劃分,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掌握。這種小組或個人與指導教師之間面對面的討論,更加有針對性,討論內容可以更加寬廣。
2.4實驗成績評價方法
從完成一項實驗的角度,學生認真讀懂實驗指導書,基本可以完成這項實驗。但是從實驗學習的目的出發,學生的實驗成績若僅包含實驗指導書的內容,就顯得狹隘了,有必要要求學生閱讀相關課外知識。基于此考慮,學生的實驗成績由三方面組成:課堂表現、課后報告、課外閱讀,其分值分別占到50、20、30,成績評價方法突出了課堂表現及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學生獨立學習理論,積極動手操作完成實驗,課堂評價優秀;學生在學習理論、動手操作時可以同學之間相互討論完成實驗,如果能夠提出問題與質疑,積極思索,課堂評價優秀;課堂評價重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能力;課后實驗報告的撰寫重在關注其內容的完整及實驗結果與討論,體現其對實驗的思考;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到中國期刊網搜索實驗相關內容,找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仔細閱讀后寫讀后感,在學生搜索及閱讀的過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始接觸科研活動。
3、實踐效果分析
3.1學生的學習動力被激發
沒有指導教師集中介紹實驗,學生對實驗內容的認識基本是空白,但學習任務放在眼前,具體的實驗儀器就在身邊,學生必須要動起來了。由于每個人面對著同樣的學習任務、相同的實驗條件,不甘落后的精神被激發出來。整個實驗過程的實驗室氛圍是非常上進、你爭我趕的實驗室氛圍,沒有任何一位學生置身度為,這與以往有個別學生混實驗的情況相比,是一非常突出的改善。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每一位學生的潛力都被激發出來,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形成一種積極進取、不甘落后的學習氛圍,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氛圍,是一種正常的學習氛圍,是一種應該有的學習氛圍。
3.2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學習興趣得到提高
實驗是由學生獨立摸索、探索完成的,相對于按照教師的指導按部就班地完成,學生更有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在學生將來的學習中,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正能量的影響作用,對性格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開動腦筋、獨立完成實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學生會碰到許多事先意識不到的問題,有些實驗看似簡單,但是完成起來卻沒那么容易,這個過程會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注意細節的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要的是,在提高自信心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被激發開來,整個實驗由自己摸索完成,有未知的東西等待學生探索,前面的情況如何,是不知道的,這個不知道的未來會自動地引領學生一步步地向前行進,相比較按照指導教師的“套路”,一步步的跟著走,學生更加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反過來又會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索,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允許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討論的過程,培養了同學之間合作的能力,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有利于學生身心成長。
3.3自主學習的有效組織,關鍵在于教師
在學生自主學習實驗的整個過程中,關鍵在于指導教師。教師是自主學習這一機制的設計者、策劃者、組織者。自主學習不是放任學生,放松教師,而是給學生以自主、自由,給教師以更高的教學要求。自主學習這一模式在實驗課程中應用的效果如何,取決于教師的策劃、調節與掌控。實驗之初,指導教師要營造輕松嚴謹的學術氛圍,對實驗有關的背景或花邊新聞以及相關的研究作簡要介紹。目的是給學生以一定的信息量,了解實驗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引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特點、暴露出的問題、解決過程等,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在檢查數據時,討論其出現的問題,詢問其遇到的困難、困惑,學生自己遇到想到的問題解決完后,指導教師應就實驗需掌握的內容對學生發問。重要的是,實驗課后,學生對文獻的閱讀一定要落到實處。與實驗相關的文獻閱讀對于低年級學生是非常有意義的,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使學生接觸科研,學習科研方法,學習更多的思想,培養創新思維。在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中,實驗指導教師工作量會大大增加,這需要教師有耐心和大愛的精神。
3.4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課后調研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態度,結果反映,學生喜歡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大家的自學能力、獨立理解能力,并且也可以促進同學們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這種方式雖然在實驗中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使我們對知識掌握的更透徹,同時,這種方式更有探索的意味。調查表明,學生普遍支持這種學習方式,認為這種實驗教學模式應當推廣。在接受試點的機制、交運、農機等專業的學生102名,除了9名沒有投票外,接受調查的學生無一例外的贊成這種方式,少數學生認為在難點上若有提示會更好,普遍認為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創新,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非常有益。
4、結束語
相同的實驗、同樣的教學設備,因為教學方法的不同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自主學習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熱情與干勁,使我們相信,主動實踐理念是適合現時期大學生學習的較好指導理念,是適合創新人才培養的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是適合時發表展需求的實驗教學指導思想。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題,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圍繞著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一目的,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為國家富強、社會進步而盡教育之責任。
作者:趙艷艷 陳桂云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