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田水利論文
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戶參與管理決策機制實行的必要性分析
在農民參與到決策管理中來,其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從而達到促進節約用水的目的。我國傳統的灌溉方式采用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這種方式浪費十分嚴重,不利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通過將農民引入管理決策中來可以有效簡化水費征收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也有效降低了農民的水費負擔,提升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戶參與管理決策機制是一項非常有效的管理機制,可以極大提升我國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水平,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是非常值得推廣的。
二、當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農戶參與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和決策環節有利于我國農業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一定的因素影響。我國當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說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部分工程責任主體不明確
在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進行管理中存在著工程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情況,尤其是對一些支渠的管理,沒有落實相關責任人。由于投入的力度并不大,很多支線的工程都出現了老化以及退化的情況。且工程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地方出現了亂扒亂掘的現象。當用水高峰期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引水搶水現象,而用水較少的時候則沒有人對工程進行管理,造成了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2.征稅水費工作難以開展
征稅水費很難有效開展是當前管理工作的難題,在征收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著中間環節多、水費拖欠嚴重以及水費無法有效及時地足額征收等問題,這些都對我國灌區農業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3.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我國當前灌區存在著配水不合理,對水資源的使用存在浪費的問題。我國的灌溉方式基本上都是大水漫灌,這種方法極大地浪費了水資源,不利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配水的不合理也是一大問題。這也造成了群眾節水意識的薄弱,嚴重浪費了水資源。
三、農民參與到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工作中的策略分析
基于我國當前農業生產中對水利基礎設施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考慮到我國農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提出以下幾點完善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1.完善相關制度,促進管理工作有效開展
政府應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戶參與制度納入農業發展規劃,定期舉辦水利基礎知識講座,使農戶更深刻地認識發展和參與水利基礎設施管理的重要意義。同時,繼續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等途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提高農戶對水利基礎設施農戶參與管理的認識,讓廣大農民充分了解參與水利基礎設施管理的目的與自身利益的相關程度。積極引導農民參加對直接受益的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并采用物質獎賞或水價補償機制進行激勵。
2.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必須對水利系統的修復制定明確而又持續穩定的政策法規,而且要有費用分攤方案,即由政府支付一部分,農民支付剩余的部分。如果可能,協會應有一定的儲備金。但儲備金不夠所需開支時,應有可負擔得起的貸款來源。為了保證修復計劃在技術上合理,需要從政府或私人機構取得技術支持。
3.應重視農村人力資本的建設
要鼓勵農戶積極參與文化培訓,放寬培訓人員條件,盡快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和生產經營能力,改善農民之間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即農戶參與工程管理的自身條件和環境條件。政府要加大對農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同時采用各種因地制宜的宣傳方式和培訓手段普及管理知識,加深其對參與式管理的理解和認識,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改善農戶之間的互助合作關系。逐步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的社區規范,從而推動參與式管理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
4.完善參與式管理中農戶參與的方法
加強對管理層的培訓,促進其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同時,還要注重和農戶溝通。在管理中充分聽取農戶意見,加大信息的透明性,有計劃、分批次將管理知識和農民急需的生產技術知識結合起來,對農戶進行培訓。并將普通農戶參與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不斷程序化,進而形成規范的制度,促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參與式管理的規范、良性運行。
四、結語
農業是我國經濟的基礎,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國應該更加重視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努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管理水平。通過將農民引入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與決策工作中來,可以有效提升其工作積極性,也能夠讓農民主動改進灌溉形式。從而有效節約水資源,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呂靜 張茂 單位:巴彥淖爾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供排水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