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會實踐論文
一、評價內容差異
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涵蓋了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活動,包括學校按照課程計劃自己實施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素養的全面評價。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只實施社會實踐活動一項課程,所以學生評價的內容與中小學校相比顯然狹窄得多,只能反映學生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只是學生某個時段的單項活動評價。因此,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評價只能成為中小學校學生評價體系中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理論上應該包含在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體系之中。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專門實施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使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得到專業化的開發和實施,某些特色課程和精品課程接近甚至達到了專業培訓機構的水平,為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系統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服務,也為中小學校開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可供借鑒的課程樣本和范式。綜合社會實踐基地與中小學校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有機交融、互為補充,使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管理、校本開發與實施的必修課程”得以完整的呈現。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特有的資源優勢、課程優勢、活動管理優勢、師資優勢、專業的硬件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奠定了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在綜合社會實踐活動領域的骨干地位,使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在綜合社會實踐基地有效地開展起來,很好地彌補了中小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面臨的缺乏資源、課程、師資等嚴重缺陷。同時也輻射、帶動區域內普通中小學校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評價目的存在層級差異
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旨在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綜合社會實踐基地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將“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的綜合素質目標分解為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并作為學生評價的要點。但是,由于學生集中參加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非常短暫,達成綜合素質目標的任務應該由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和中小學校一起作為長期的任務共同完成,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可以起到激勵和強化的作用。依據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綜合社會實踐基地更關注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關系、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
三、評價方法各有側重
在較長的學制時段內,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呈現長期、穩定、連續的動態實施特征,主基調是發展性評價,主要采取激勵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等評價策略。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在借鑒中小學校學生評價的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更應關注被評價者參加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時程短暫、多次參加、間斷不連續”的特點,制定并采取與之相適應的評價策略和評價方法。由于時程很短暫,學生會很快由一個活動項目轉入另一個項目,課程的密度很大,實施評價的時間很局促;因為課程輪轉的需要,項目轉換導致的內容跨度也非常大,評價的連續性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發展性評價體系中,除了激勵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等基本評價策略,更應建立針對性更強的即時性評價策略,通過“一項一評”保證評價的及時有效性。“即時性”評價策略的特點是快速作出評價(中小學校很少使用),評價者一要適當提高“結果評價”的權重,把直觀呈現的活動結果包括過程中的量化結論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二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在不熟悉學生甚至不認識學生的情況下觀察并判斷出反差最大的兩類學生群體(在團隊特征非常明顯的項目中更有價值),作出恰當的評價結論。
四、評價結果展示系統的差異
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展示系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一般有過程性評價展示系統以及終極性綜合評價展示系統。顯性的過程性評價展示系統一般有針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常規評比類,如量化考核、各類“星”評比、流動紅旗評比等,通過制定一系列基本規范、標準和要求長期進行,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包括學生的自主評價,其實質是形成性評價;其次還常見以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主要目的的階段性單項活動類,如各項競賽、先進、標兵評比等,激勵性評價方法運用較多。顯性的終極性綜合評價展示系統是將整個評價時間跨度分割成若干個時間節點,一般以學期、學年、學段進行,對此時間節點內學生的發展狀態作出終極性綜合評價,常見的展示形式有學生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教師評價、優秀學生評比表彰、學生成長記錄袋、學生綜合素質報告書、學業報告書、學生檔案等。其中學業評價會更多使用結果評價法。隱性的過程性評價在師生活動中頻繁產生,甚至不經意間就已經發生,教師的一句表揚、一個動作甚至一個表情都可以產生評價的效果。與之相比,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評價展示系統因評價實施的時間跨度短暫而顯得相對簡單。顯性的過程性評價展示系統主要集中在生活類和以實踐活動內容為主的單項競賽,以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為主要目的,常見有就餐、宿舍和單項活動項目的考核、評優并即時展示。顯性的終極性評價常見有兩大類,一類是各單項實踐活動課程的即時性評價,另一類是綜合性評價,包括學生本次實踐活動的綜合評價和各類優秀的評比,主要展示形式是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登記表和優秀表彰等。隱性的過程性評價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進行。
五、評價結果使用上的差異
中小學校的學生評價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重要的時間節點被廣泛使用,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遠影響。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學生評價結果將作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納入中小學校學生評價體系,成為中小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或高中學生學分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有些地區甚至將其納入中考或高考的評價。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綜合社會實踐基地不能完全承擔中小學校學生所有的社會實踐活動,所以綜合社會實踐基地的學生評價結果并不能作為中小學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評價的唯一依據,除非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全部在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完成。
作者:查立舫 單位:江蘇省無錫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