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物流管理論文
1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1.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具有現代物流、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管理學、會計、統計等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采購、倉儲、運輸、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物流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術,能從事物流基礎管理和操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2專業就業方向定位
通過專業培養,畢業生可以勝任大型物流中心、物流連鎖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從事物流市場調查與開發、物流計劃、調度、組織、策劃和控制工作;專業物流公司從事運輸、存儲、集運、流通加工、客戶營銷、客戶關系維護等操作和管理工作;商貿連鎖企業、生產制造企業從事供應鏈過程中的采購、生產加工、存儲、包裝、裝卸、配送等環節的操作與管理工作;電子商務企業從事配送、運輸、物流信息收集等業務的基礎管理工作;外經貿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貨運代理、單證處理等工作;政府相關部門(如物流規劃管理部門)從事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和處理等基礎工作等。
1.3專業服務面向定位
立足湖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主要面向農產品生產企業、農產品銷售連鎖企業、農產品貯藏、配送等流通企業及與農產品流通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管理部門培養有特色、能擔當、強技能、講誠信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
2以能力培養為中心構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能力培養是教學過程的核心,也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通過教學和專業技能實踐,要使學生初步具備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農產品物流操作能力、計算機及應用能力、物流市場業務處理能力等。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崗位能力、職業能力來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來自于《物流科技》雜志。《物流科技》雜志簡介詳見。)
2.1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市場需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根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通過廣泛調研,充分討論,科學論證,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根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要求制定詳細、全面、配套的理論課程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大綱。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企業對人才要求的更新,及時修訂教學大綱。既要做到內容更新,又要考慮到課程之間的相互銜接,最終要使修訂出來的教學大綱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滿足指導實際教學。
2.2以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為核心來設置課程體系
通過市場調查分析,物流管理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為:管理學基礎、企業管理、經濟學基礎、物流導論、物流財務報表分析、物流法規、物流商品養護技術、物流信息系統、采購與供應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國際貨運代理、運輸管理實務、農產品冷鏈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加工工藝、農產品基礎知識、個人團隊與管理等理論課程。
2.3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實施校企聯合辦學,實行“工學交替”與“工學結合”的模塊教學模式
物理管理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只通過課堂教學、理論指導是不可能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故此,一方面通過與供銷行業系統內的龍頭農產品流通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從市場上開發3~5個有實力、愿合作的企業,建立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型校外實訓基地。基地企業派資深專業人士進學校、上講臺,從工作實際的角度出發,親自為學生上課。基地院校派專業老師進企業、上崗位,真實感受企業文化和企業氛圍。
2.4以項目教學為基礎,模擬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建設校內實訓室,加強實踐教學
物流過程既是很多個單獨獨立的環節組成,又是眾多單獨環節通過供應鏈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整體。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各種物流獨立項目,讓學生組隊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由于農產品儲藏、運輸的特殊性,很難完全采用真實的實物教學,可以采用多媒體、視頻資料等現代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案例教學法,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社會上真實的案例存在,這樣教師可以講的貼切實際,學生學習起來也輕松自如,而且通過學習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2.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又“專”又“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師資建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手段、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還是各種理論知識的傳授、各環節實踐動手能力的操練,都是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傳授、教導、影響到學生。一方面,可以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聘請高學歷、高職稱、專業對口、在研究領域中的權威教授來引領教師團隊建設,或選派優秀的青年教師通過進修、學習等方式提高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深度開展校企合作,讓企業里有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士走進課堂,讓職業院校的教師走進車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雙師型”工程建設,以滿足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需要。
作者:謝虎軍 單位: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