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黑龍江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是對以前微機課的一次較大的革新,信息技術新教材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較舊教材都做了很大的改進。課程的改革也對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和教研員,一直在著手提高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質量。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明確信息技術課的內涵,準確把握本次新課改的精神信息技術新教材,不但重視知識講解,更重視能力的培養。
不但有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而且還有一些圖像、動畫處理軟件,還有數據庫管理軟件及程序語言設計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應用為中心,以突出素質教育為中心,以理論聯系實踐為中心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知識傳授與能力的培養并重。所以,我們信息技術課教師講課時要將上課的內容定位在信息技術的概念范疇上,而不是僅僅教一點微機的操作知識。
二、使學生樹立較強的信息意識,讓他們知道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目的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是人們對信息處理的各種技術和操作,包括信息的發布、顯示、傳輸、存儲、加工等。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信息方面的問題。要讓學生真正明白,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目的是能否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為了進一步明確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目的,要向學生講清的是如下幾點:
1、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是一種工具。它能將各種信息整合、歸納,形成一個再認識的過程。
2、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比如信息的分類、檢索、查找、歸納等。將傳統的信息用現代的信息手段對它進行操作。
3、讓學了解信息的種類、存在方式、傳播形式多種多樣。
比如文字、圖像、視頻、音頻、動畫等。存在形式有固體中、氣體中、或是液中。
在信息課中一定要突出信息技術課的工具性、實用性,現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對網絡技術涉及的很少,對學生通過網絡收集、檢索,培養學生檢索信息的能力這方面的訓練也很少,對用信息技術這個工具去解決一些其它學科的問題的訓練較少,教師(甚至包括非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加強。
三、關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1、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課堂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我們在教學時發現有的學生在聽課的時候看似聽懂了,覺得自己都會了,但是當給他們分配了一個任務去完成時,他們才意識到這任務的完成過并不像他們想的那么簡單。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即完成一個特定的任務。
比如讓學生自己去搜索去完一個其它學科的問題的答案。并能用搜索到的材料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或者就信息技術課的內容設置一些任務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計算機系統或是網絡的設置、對文件或文件夾的復制粘貼等任務;讓學生在D盤上建立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夾,然后將教師講課時自己完成的作業都存在該文件夾下等操作。由小組合作完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精神,培養他們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根據學生興趣,通過智能機器人和VB程序設計,加強對學生編程思想的滲透。
新課改的最大亮點就是向學生在初中階段就滲透了編程思想,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對于中學生計算機編程來說,一切都剛剛開始,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完善。對學生編程思想的滲透,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能力等,進行對學生進行編程思想的分層次教學。由喜歡編程的學生成立興趣小組,這樣小組成員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我個人認為在教學中滲透編程思想是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死記硬背的東西盡量要少講一些(比如第幾代計算機都是哪年生產等),中國的軟件業還很落后,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印度軟件業的崛起也是由于他們從小就給孩子滲透了編程思想的結果。我將和我縣的信息技術教師一道,以素質教育為本,努力工作,為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特別是軟件編程思想方面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雖然這是一個艱苦而又長期的工作,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完成這樣的工作。
將來我們中華民族的軟件業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以上是我根據課堂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的一點經驗,隨著信息技術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相信我縣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