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英語論文
一、英語閱讀教學的整體性維度
語言輸入指聽和讀,語言輸出指說和寫。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需要多聽和多讀一些有意義的、豐富有趣的和容易被理解的語言材料;在自然語境下,讓學生盡量嘗試會話,關注語義修正,而不關注語法修正,使自己所傳遞的信息能被他人接受和理解;寫作也是交流,學生通過書寫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最終實現人際溝通??傊?,語言輸入和輸出假說表明語言本身是一個整體,聽、說、讀、寫之間是互動聯系的;人也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其自身具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思維認知能力、情感態度、非語言動作等多種要素,人的多種要素同時參與閱讀,共同發揮著不同作用。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和能力,才能使閱讀取得成效。
二、英語閱讀教學的多元性維度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利用自己的各種圖式對文章進行加工處理,然后賦予文章一定的理解意義。如果自己建構的理解意義與作者所要傳遞的意義相一致時,就達到了對文章的理解;如果自己建構的理解意義與作者所要傳遞的意義相距甚遠時,閱讀理解就失敗。這種閱讀理解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個體缺乏某些圖式,只有當學生具備豐富而精確的各種圖式,學生的理解能力才會越強、越準確。圖式理論表明閱讀是一張網,包羅萬象,只有全面覆蓋,才能真正變閱讀材料為自己的東西。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各種圖式來達到高效益的教學,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其中包括:語言知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策略、認知思維發展、文化背景、語言交際能力、情感價值態度、英語生活能力等。語言知識是閱讀的基石,它包含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篇章結構等大類知識,其中大類語言知識又包括若干小類語言知識。語言知識越豐富扎實,閱讀理解能力就越強;反之,語言知識越薄弱,閱讀理解能力就越弱。閱讀理解能力主要指能真正讀懂英文的能力,它包括解碼能力、解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英語解碼不僅僅要將字母符號與讀音聯系起來,而且還要將字母符號與它的文字意義和概念意義聯系起來。解釋能力包括字面理解、分析理解和綜合理解。字面理解就是對文章的符號進行字面表層的理解,初步確定作者的大意和符號所傳遞的基本信息;分析理解指通過運用各種手段分析文章內部聯系來準確把握文章深層內涵和作者的意圖;綜合理解是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一些新穎的觀念,這些觀念雖然沒有被作者提及,但能從文章中的一些零散信息里找到證據支撐這些觀念。問題解決能力指能夠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狹義的角度出發,讀者能夠做對閱讀理解題目,如猜測文章生詞、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語氣語調、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抓住文章細節等。
閱讀策略和技巧在閱讀中很重要,它是工具和方法論,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和大大提高閱讀效果。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需要經常教授學生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充盈學生的學習工具,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習得知識技能,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會如何思維以及如何提高思維力。教師需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多設置一些對比、判斷、分析、綜合、推理、創造等教學活動,這些教學活動就是一種思維認知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認知過程的培養,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力、發散思維力和創造思維力等。語言滿載著文化色彩,蘊涵著民族、種群的文化價值及意義。英語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當我們學習另一門語言時,本質上是學習語言中的文化以及另一種文化的認知世界的方式。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多輸入一些關于課文以及課文詞匯的文化背景知識,不但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而且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背景文化進行暢通的人際溝通。
語言的存在是為了交流和傳遞信息。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交際,不僅是讀者與語言符號進行交際,還是讀者與作者進行交際、讀者與自己進行交際、讀者與他人進行交際。從狹義上說,閱讀交際能力指通過分析字、詞、句之間的關聯、上下段落之間的關聯等來達到對文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而實現讀者與作者的交際。從廣義上說,讀者與他人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交際,讀者不僅需要具備聽、說、讀、寫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量,這些信息量主要是從閱讀中獲得和積累的。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只有當學生吸收和積累了閱讀課文的大量信息,學生才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流暢的人際交流。教材中的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透過文字的雄辯力和形象感染力感受到作者的藝術行為和深邃思想,從而升華自己的美好心靈。教材中的閱讀課文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一定的思想教育因素,有利于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語言源于生活,學習語言離不開學習者日常的生活。只有走進生活,在生活中掌握的語言,才算是有活力、有生命、有意義的語言。同時,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語言。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反思這些教材文章給學生生活帶來什么影響,英語閱讀課所學的知識技能可否應用于生活中,生活中所學的知識技能可否帶到英語課堂上等等。其次,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適時調整教學,讓英語閱讀教學引入學生的真實生活,補充適時的、鮮活的閱讀讀物,并創設逼真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傳遞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信息;最后,教師應該將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體驗英語,在發現中體驗英語,使學生在日常做事的過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語,逐步形成一種用英語生活的能力。
三、英語閱讀教學的層次性維度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從多個方面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除此之外,閱讀教學還應有層次性,使學生擴寬學習深度,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布盧姆教育目標新分類理論為擴寬深度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范本。布盧姆教育目標新分類理論將認知領域分成“知識”和“認知過程”兩個維度,知識維度包括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性知識;認知過程維度將知識水平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六個層次。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的識記事實性知識包括語音、語調、單詞、短語、習慣語、俗語等;識記概念性知識包括語音規律知識、語調規律知識、短語組合規律知識、語法規律知識、句型規律知識等;識記程序性知識包括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方式方法知識;識記元認知知識包括一般的認知知識和個體自我認知的知識,即策略知識、任務情境性和條件性知識以及自我知識。閱讀的理解需要學生激活大腦中已有的圖式,并對新信息進行一系列加工,如理解、解釋、轉換、推論等。它包括理解詞匯的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句法結構和句際關系、文章內容和主旨大意、作者的觀點態度、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閱讀的應用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交際能力,特別是與不同背景的人們進行交流時所表現出的話語能力和應變能力,知道在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話,能用正確的、合適的字、詞、句來表達自己的意義和情感,使自己的語言符合目的語要求,盡量去掉中國式英語。閱讀的分析指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各種屬性或各種特征。因此,分析的作用就在于對對象的各種組成要素進行區分、分解或分出。它包括分析詞匯、句法、段落、語篇、語境、語氣、背景知識等,對它們進行分解、推斷、聯系、整合來實現全面而整體的把握。
閱讀的評價是建立在對新信息進行記憶、理解、運用、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對新信息作出一定的反應,如情感、態度、裁決、評論等。它包括評價文章的字詞、句式、段落等語言知識,作者及其寫作背景,文章觀點和中心思想,篇章結構和寫作手法,教學活動等。閱讀的創造指學生能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對文章進行把握,能夠從多種資源中提取不同的要素,并把多種要素融合在一個新的整體中進行創新。它包括聽、說、讀、寫活動的創新,對課文進行改編、續寫,提出新見解和看法,設計系列活動,設計新作品等。
四、英語閱讀教學維度之間的關系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聽、說、讀、寫應是一體的和相互融合的。雖然以讀為基點,但同時需要以讀促進聽、說和寫。聽、說、讀、寫不僅應貫穿整個課堂,還要貫穿閱讀教學的多元性維度和層次性維度。閱讀教學的多元性維度中的每個方面都是需要設定層次的。閱讀教學的多元性維度中的各個方面的排序不分先后和主次,層次性維度中的層次既表達從低到高的順序,又表達各個層次之間的上下包含性。閱讀教學的多元性維度和層次性維度具有共生性,既可以重疊,又可以單獨分開。
五、總結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是個復雜多變的、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在以教材課文為載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創造英語語言環境,最大限度地促進聽、說、讀、寫的相互融合,綜合訓練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也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關注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教學;教師還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突出閱讀教學的識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層次。
作者:譚愛林 姜炳軍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