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方法
①婦科急癥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講解與患者疾病相關的知識,回答患者問題,讓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使其正確認識疾病的危害性與治療方法,緩解其心理負擔,對需進行子宮切除的患者,告知其可以以口服藥物的形式補充雌激素,不會對其女性特征造成影響,消除其精神負擔。若患者存在自暴自棄心理,要以溫和的語氣與患者交談,以婉轉的方式取得理解與信任,增強患者自信心,排除壓抑感,盡量多給予尊重、理解,消除其悲觀、絕望情緒。
②孕婦的心理護理:產婦普遍存在焦慮心理障礙,護理工作者應對其進行心理及生理指導,科學闡釋手術過程,告知產婦焦慮不安不利于身體康復,適當的給予關心,消除產婦焦慮心理,調動產婦的接受護理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未婚先孕的產婦,為消除其憂郁心理,護理人員應充分尊重其隱私,不詢問與其性伴侶及其職業相關的話題;對生育知識缺乏者,應對其進行知識宣教,告知產婦分娩與宮縮的關系,讓其理解妊娠分娩屬自然生理現象,增強產婦自信心,讓其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
1.2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后,觀察兩組是否存在恐懼、焦慮、懷疑等不良情緒,將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若以上情緒完全消失,說明護理效果顯著,為顯效;若患者不良情緒得到緩解,說明護理效果良好,為有效;若患者情緒仍不穩定,難以控制,表示護理無效。
1.3統計學分析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13.0處理與兩組患者相關的數據,對于兩組患者情緒控制情況,用比率進行書面表達,借助卡方檢驗進行組間對比。將P<0.05設為檢驗校準,如果P<0.05,表示存在明顯差異,出現了統計學意義,反之,認為具有臨床可比性。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病因等一般性臨床資料,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2結果
兩組婦產科患者焦慮、憂郁等不良情緒的控制情況對比:30名實驗組患者中,20名患者不良情緒完全消失,為顯效;8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略顯緊張,為有效;2名患者不良情緒難以控制,為無效,不良情緒控制有效率為93.3%,30名對照組患者中,11名患者不良情緒完全消失,9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略顯緊張,10名患者不良情緒難以控制,不良情緒控制有效率為67.7%,與兩組患者相關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表明心理護理干預能控制患者不良情緒,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兩組患者臨不良情緒控制有效率對比。
3討論
心理護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作為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護理應貫穿于臨床護理的全過程,做好對門診婦產科患者的術前護理尤為重要,為門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應做好治療前護理。
為保證患者持有樂觀、健康的心態,應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清潔的環境,護理工作者應到病房探望患者,主動與其交談。根據患者治療前的心理情況,為其應用系統化、動態化、具體化的心理護理,使患者以飽滿、健康的狀態進行治療。①內外傷疾病患者:內外傷雖不屬于臨床急重癥,但治療、護理不當會促使小傷變大傷,小病變大病,患者易出現后怕心理,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只要認真養病,堅持治療,短時間內即可康復;②傳染性疾病患者:此病癥患者心理負擔較重,護理人員應向其講解病理進展過程、控制方法,以和藹的語氣與其溝通,消除其焦慮、不安心理,并鼓勵患者積極治療防止傳染擴散;③性病患者:護理時,應本著負責的態度,以委婉方式講解疾病的危害,并告知患者堅持治療可治愈的道理,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積極性。④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持續時間長,易反復發作,此病癥患者一般悲觀、喪氣,對治療毫無信心,護理工作者應鼓勵患者,指導其認真對待疾病,積極治療,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本文詳細研究了將心理護理應用于治療前門診患者的臨床效果,抽取我院60名患者進行本次研究,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對于實驗組患者,除常規護理外,為其應用心理護理干預,30名實驗組患者中,20名患者不良情緒完全消失,8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略顯緊張,2名患者不良情緒難以控制。臨床護理有效率為93.3%,30名對照組患者中,11名患者不良情緒完全消失,9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略顯緊張,10名患者不良情緒難以控制,臨床護理有效率為67.7%,從臨床滿意度看,實驗組為90%,對照組為60%,與兩組患者相關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心跳速率,差異不明顯(P>0.05),說明治療前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況,降低患者心理壓力。
在醫療衛生事業不斷改革的背景下,人們對健康理念的認識越來越深,作為現代臨床護理模式的重要環節,心理護理已經得到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普遍認可。門診患者多種多樣,一般存在復雜多變的心理活動,為保證患者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應在治療前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病人的信賴,才能充分了解其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恐懼、憂郁、不安等),才能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能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綜上所述,在門診應用并推廣健康護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醫學意義。
作者:趙靜 單位:昆明市東川區銅都街道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