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班級管理論文
一、構建競爭機制
?一?管理目標自定
學期之初,班主任與學生共同討論本學期的個人發展目標。在討論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有助于推動學生能力提高的發展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監督與引導工作,切忌對學生的完成過程以及結果不管不問。否則,很容易導致學生對目標缺乏重視,最后,弄得“虎頭蛇尾”。
?二?推行“包干負責制”
班主任工作涉及的范圍十分廣,并且比較瑣碎,班主任處理起來非常繁瑣。因此,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展現“組織能力”的機會,讓其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擔任一定的管理職務。但是,在任務分配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到“權責明確”,切勿出現職責不清,相互推諉問題。
二、培養班干部
?一?注重班干部的選拔工作
在班干部選拔過程中,可以采用自我推薦、他人推薦以及班主任推薦相結合的模式。由于性格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盡管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意愿,但是卻不會輕易地表達出來。這個時候,班主任應對其進行鼓勵,使其有更多信心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同時,教師在為其安排職務時,不能直接安排某些統籌全局的工作,而應為其安排一些偏重交流的工作,使其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班級管理,并不斷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二?班干部培養
班干部的職位確定之后,班主任要盡可能地制訂出完善的培養計劃。在班干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切忌“聽之任之”和“全面監控”,而是要在抓好大方向的前提下,由班干部自行對具體問題進行處理。盡快培養出班干部“獨當一面”的能力。同時,當班干部可能出現問題時,班主任也不應立即干涉,而是要借助一些不重要的“失敗”,幫助班干部認識到自身的管理問題,以便其在今后的管理過程中,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實現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在班級干部培養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幫助班干部提升自身的“權威性”,從而讓更多學生對其信服。既要鼓勵班干部大膽做事,又要適當地指導其工作方法,并引導其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進而形成良好的班干部團體,大幅度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三?推行班干部輪換制
成熟的班干部團體能夠有效地減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量,但是,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并不利于其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班干部的管理過程中,要盡可能推行班干部輪換制。并且,在班干部管理中推行“以老帶新”模式。這樣,既培養了新一批班干部,又幫助原班干部團體養成集體奉獻精神,從而使得班級氛圍更加和諧,團隊合作精神更加濃郁。
三、落實評價體系
學生個體的發展,不僅是因為自身努力這樣的內因,還需班級管理等一系列外因的影響。意志力不堅強,缺乏自控能力,是當前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而針對這一問題,學生僅有“自我管理”的熱情是不夠的,還需通過班級管理等外部力量對學生施加影響。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的工作中建立詳實完善的評價機制,制訂健全的考核制度,在這一過程中,由班主任全面監督。只有公平、公正的考核評比體系,才會對學生產生推動力和吸引力。而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應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獎勵,對后進學生采取談心、鼓勵等辦法,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激發其自信,培養后進的自我管理意識。
四、開展相應活動
針對學生在“自我管理”中所表現出的薄弱方面,班主任除了加強教育外,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開展相應的專題活動,如“感恩的心”“父母不是仆人”等。通過這類專題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改善自身的薄弱環節,還能提高“自我管理意識”,培養“自我管理”興趣,增強管理自覺性,一舉數得。
五、實施目標管理
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MBO?”在西方現代管理科學中風靡一時,該觀點提出:目標具有方向性,能激發人的動機,引導人的行為,其可以轉化為具體、有形、可測的指標,通過組織及其成員的努力去實現。所以,無論是班主任、科任教師還是全班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都應具有強烈目標意識,明確認識到群體中每個個體的活動都是為了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群體產生實現目標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六、總結
班級的主要構成是學生本身,合理的學生自我管理體系應呈現出由班干部帶頭引導、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每位同學的能動性,不僅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更在維護集體的發展同時,積極地發展了自己。由此不難看出,學生的自我管理體系是在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價值、發揮自身價值的基礎上,維護班級秩序的。集體的發展帶動個人的進步,個人的進步又促進集體的繼續發展,身處這樣的班級,學生的潛能將被激發,他們的成長也將更有意義。本文從“以人為本”以及“民主管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中學生班級管理的改進措施,希望能對中學班主任工作有所幫助。
作者:張智多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