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歇馬天馬村農村金融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分析調研問卷情況以及與村民實地溝通發現,雖然全村經濟發展得很好,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是村民的金融服務意思卻很淡薄。總結得出天馬村的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1金融機構結構單一且服務態度差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實際上是由政府控制的,準入門檻太高,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都是國有企業,缺少競爭對手,能獲得壟斷利潤。天馬村沒有金融服務機構,在歇馬鎮上也只有幾家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銀行,數量少、距離遠。被調查者中有13人認為服務網點少,占23.41%;10人覺得金融機構太遠,占17.24%;7人覺得金融機構服務態度差,占12.07%,這些直接導致村民要進行相關的存取款或者其他理財服務都很不方便。
1.2農村金融服務配套制度不完善,對農村金融不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整體的金融水平也得到了飛速的提升,但就農村金融而言,雖然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關的一些優惠政策,卻還不完善。國家出臺的一些針對農民的貸款優惠政策等也未真正使農民得益,大多是落在了關系戶的身上,被調查農戶中有57人未從政府獲得過金融方面的資金支持,占90.48%,僅有6人獲得過支持,占9.52%,這使得農民不能享受到國家對農村金融的優惠。1.3金融服務在農村普及程度低目前,農村信用信息開放度不高,政府、金融機構和農民之間存在高度信息不對稱現象,而農民的信用意識薄弱,對金融服務了解淺顯,在對農民熟悉的金融服務調研發現,有54人熟悉存款業務,占66.67%;16人熟悉貸款業務,占19.75%;8人熟悉理財業務,占9.88%;3人熟悉支付結算業務,僅占3.70%。再加上對政府和金融機構不信任等情況存在,農民不敢輕易嘗試理財產品,這直接導致了農村金融的資源未達到優化配置,使農村金融的發展停滯不前。
2、改善歇馬天馬村農村金融服務的建議
近年來,在國家多個部門以及多項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力度逐漸增大,金融中涉農的產品和服務也逐漸增多。農村金融服務能否得到發展,關系到國家“三農”政策的實施效果,從而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形成做出貢獻。重慶是中國唯一的省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慶農村金融服務的提升,有利于帶動城鄉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根據以上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相關建議:
2.1加強政府、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重視
從調查中分析得知,45%以上的農民對金融服務認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宣傳力度不夠,農民缺少對金融服務的認識,自然不會進行金融交易。而政府和金融機構無疑是當地最了解農村金融服務的,因此,需要加強他們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重視,政府要積極落實相關農村金融的優惠政策,真正做到為農民謀福利,金融機構需要提升服務人員的素質,耐心為農民講解金融知識,方便農民更快地認知接受農村金融。
2.2給農村居民提供系統性、全面的農村金融服務培訓
由村委會帶頭,在每個村建立農村金融推廣小組,挑選全村知識文化水平較高且對金融服務了解的人作為組員。通過政府的帶領,邀請金融專業人士為小組成員進行農村金融服務的相關培訓,并授予他們金融服務的知識和理財的相關技能。然后再由金融推廣組的成員專門針對全村進行定期的金融服務知識推廣,鼓勵村民積極理財,從而帶動全村金融的發展。
2.3設計出多樣化的農村理財產品
目前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大多數是針對城市的,理財起點高,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化知識以及雄厚的資金支持,雖然近幾年農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是村民手中的閑置資金達不到城市理財標準,大多數理財產品都不適合在農村進行推廣。因此要想使理財在農民中廣泛推廣,就必須針對農村實際情況,制定出多種符合農民實際情況的理財產品。
3、結論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村經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村金融對市場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在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將會有更多的閑置資金用于投資理財方面,對農村金融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現代農村金融的發展卻存在著嚴重的滯后現象,因此要求政府和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金融的重視,通過頒布一系列農村優惠政策,增加農村金融服務網點數量,設計出新型的農村理財產品,為農村金融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者:宋明莎 楊軻涵 單位: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云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