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病人溝通中的語言注意事項
在社會上,精神病人會受到許多的歧視和不理解,很多人對他們的感覺是厭惡與恐懼。這種外界的不理解會使他們感到更加的消極。因此,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對世俗對精神病人的偏見予以拋棄,尊重病人、接納病人,并且在精神上給予病人支持與安慰,使斌人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例如,為了得到那些年紀大、并情深的病人的認可,即使在病人有攻擊行為的情況下,護理人員也不可以惡語相向,對他們應該語言尊敬、溫和。而對于年輕病人來講,也不要對他們進行挖苦和嘲笑,應該耐心傾聽他們的話語,將鼓勵的話適當說與他們。這樣才能避免他們對治療產生抵觸的心理。
2、語言技巧的運用
2.1使用誘導性的語言。誘導性的語言主要用于抑郁癥病人和躁狂病人的治療過程。針對抑郁癥病人,使用誘導性語言是為了讓其將內心的積郁宣泄出來,從而對其行為進行積極的指導。例如,抑郁癥病人病情有所緩解時,可以對其進行以下提問:“你為什么想自殺”、“自殺的計劃是什么樣的?”“你要是出現了想自殺的想法時,可以找我聊天。”這樣的直接詢問,可以將病人自殺的企圖進行動搖,從而其自殺的意念得以淡化。而針對躁狂病人,護理人員應該在病人滔滔不絕、不著邊際的話題中,運用誘導性的語言將其引導回正題之中。
2.2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很多精神病人都會對生活感到悲觀絕望,認為生活毫無希望、沒有任何意義,對和他人溝通交流非常排斥。因此,護理人員應該主動找這樣的病人進行溝通交流,交流的場地最好明亮寬敞,語氣也要溫和,通過鼓勵性的語言,使病人得到激勵,對于現實中的挫折能夠勇敢地對待。與此同時,護理人員也可以讓病人回顧過去的成功和快樂,并對其進行贊美,進而對病人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2.3使用暗示性的語言。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疑病癥和癔病病人使用的。這種病人因為堅定的認為自己是患上了不能醫治好的絕癥,會產生恐懼與焦慮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應用暗示性的語言告訴他們所患的病癥并非不治之癥,若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肯能會治愈。
2.4進行開放式的交談。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妄想癥病人。因為這類病人常常感覺其他人的交談都是在談論自己,其他人的行為也都是在針對自己,并且會對其他人的談話和行動進行錯誤的猜想。因此,護理人員在妄想癥病人面前同其他病人和同事進行交談時,一定要進行開放式的交談,避免低聲耳語。
2.5禁止使用消極語言。大家都知道,抑郁癥病人中有著很高的自殺率,消極語言會對抑郁癥病人造成很強烈的刺激。因此,護理人員在同抑郁癥病人接觸時,要避免冷漠的態度和使用消極的語言,要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
3、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護理人員的情緒也能對精神病人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抑郁癥病人面前,護理人員要保持飽滿的精神。有些精神病人會進行幻想,將護理人員對自己的關心當做戀情,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護理人員在同病人進行交流時要態度自然、謹慎和穩重。除此之外,在進行每天的例行操作時,護理人員都要用眼神、面部表情以及手勢和身體接觸等對病人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
4、結語
總而言之,護理人員在同精神病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應該隨意漫談,應該針對不同病人的病情,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同他們進行溝通了解。從而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作者:劉德春 單位: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男四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