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發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之處
1.在教育內容上,存在著與學生成長實際脫節的現象在某些學校中,“兩課”的教學模式極為模糊,往往跟隨其余課程的教學思想,偏向與文化知識理論的講解和分析,沒有將社會實踐與學生思想、邏輯關系連接在一起,造成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表現出束手無策的樣子。所以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也常常出現教育內容空洞乏力的情形。部分教育者自身理論政策水平和陳舊教育觀念,一味灌輸“大道理”對社會進程中的一些新矛盾、新問題刻意回避。這些現象,無不拉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的距離,拉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動機與實效間的距離。
2.學校和老師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輕視中學教育在全民教育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即便學校設有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但是學校由于擔負著升學率的責任和壓力,不得不將高效率的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外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落后和單調,遠遠背離現在創新時代對教育者要求的標準和目標,進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順利進行的困難性和破折度。
3.消極的社會現象與思想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思想由于市場經濟尚未發展成型,使得經濟、文化以及政治等各個領域的管理和分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敗和不樂觀現象,這些社會消極現象和不正規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價值觀很容易激化中學產生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傾向,使他們的人生觀向“自我”傾斜,被“金錢”扭曲,出現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傾向。以上種種現象都在不同程度上侵蝕著還未成熟的中學生的思想,干擾著人生價值觀的正常發展和完善,這可能也是困擾多年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高問題的癥結所在。
二、加強和改進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聯合國教育會議曾留下一則振聾發聵的名言:“21世紀就要到來了,全世界面臨第一位的挑戰,不是新技術革命,而是德育問題!”寓意著職守在德育工作崗位的實施者——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指導員設下看一道艱難富有挑戰的的課題。所以,如何讓中學生更好的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怎樣布置好新形勢下思政課的教學規劃工作呢?
1.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首先,各教育學校部門深入完善和補充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相關規定。階段性的組織學生戶外活動、擴展視野,樹立愛國、愛人民、愛勞動的高尚情操。其次,優化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方案。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對其進行公民基本品德教育的初步深化,指引學生正確的政治教育目標,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人生觀,也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2.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水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分為教育內容、領導體制、機構隊伍等多方位。以上要點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整體作用的發揮是制約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思想工作是投向大眾、面向全局的教育工作機構,不能單行列行使。盡快建立和完善能夠覆蓋現實需求的新的工作網絡。
3.加強與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健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目前初中生的思想現狀,不僅僅與學校有關,又與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所以,為了保證初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全面,學校教師領導班子除了深入傳授校內知識外,還需要與社會、家庭組織進行交流,搭建合作伙伴,共同為學生思政教育創造高質量高水平的學習平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今我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表現出了種種欠缺的現象,比如環境設施不齊全,教學制度有待提高以及教育方式較為落后等等。所以,為了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續有序的進行,發揮其育人的作用,就必須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積極找出對策,努力促進中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使之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蔣海英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城街道店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