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生物論文
一、充分利用興趣實驗,提高學習興趣
講到“Fe3+的性質”時,可創設一個趣味性實驗情景:“噴水作畫”。這能馬上引起學生的興趣,拿出一張宣紙,用裝有某種溶液的噴壺向宣紙上一噴,即刻呈現一幅美麗畫面:花蕊顯黃色,花瓣顯紅色、紫色,葉子顯藍色。學生在驚訝之時,教師不失時機地提醒學生:其實這一點都不神秘,宣紙上預先在花瓣和葉子部分用KSCN、C6H5OH、NaOH等物質的溶液處理過,只不過這些溶液是無色的,表面上看不出而已,當用稀FeCl3溶液一噴,畫便顯示出來了。這樣,反應原理可讓學生通過分析、推理輕松愉快地獲得。興趣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參與的原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能激發積極而持久的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盡可能挖掘和發展趣味性實驗。
二、充分發揮探究實驗的潛能
傳統的實驗教學都是教師包辦,學生干瞪眼看著,特別是在高中教學中表現更為突出。高中課程常常因為課程緊張沒有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要走進實驗室進行實驗更是難上加難,基本的實驗儀器學生都可能認識得很少,圖片和實際物品對應不上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也缺乏興趣來源。新課程改革要求還學習時間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合作創新能力,實驗探究過程很好地將這些機會融合在一起。首先,學生通過動手可以更好地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設計實驗的基本流程,充分發揮學習主人翁的精神,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在參加實驗之前,學生細致認真地研究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通過性質原理選擇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藥品,合理的預測實驗現象,通過實驗過程驗證自己的假設,得出結論。實驗前做好實驗準備和現象預測,實驗過程中小組合作,分工明確,做好記錄。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培養互幫互助的優良品格。如果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與假設不同的現象,更能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改良實驗方案,查找問題,合理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結束,需要學生報告實驗記錄,總結實驗得出的結論,有效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中學的化學實驗以性質驗證為主,例如,物質的分離和提純———萃取分液,如果沒有實驗操作過程,學生很難想象出來液體的分層,溴(或者是碘)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而轉移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驗證,效果大不相同。學生通過預習、思考之后,再動手實驗,認識實驗藥品的性質,觀察儀器———分液漏斗的構造及使用方法,學會萃取的實驗操作和分液的實驗步驟,更好地理解萃取分液的原理。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獲得化學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份對化學的無窮興趣。
三、結語
化學實驗過程讓學生真正走進了化學探究的世界,讓課堂和學生都活躍起來,也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主動思索,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掌握各種技能,促進自己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者:王芳 單位: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