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窘境
(一)寫作教學缺乏延續性。作為一門公共課程,絕大部分學校的大學語文都是在大一開設,課程結束,大學語文對學生寫作的干預也隨之結束,很難再與學生的寫作實踐發生聯系。即使個別學生依然和老師保持交流,但這樣的影響力著實有限。而寫作教學無疑是一個需要長期持續的過程。
(二)難以兼顧學生個體寫作能力的差異。大學語文的課時極為有限,授課班額大,學生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即使是針對全體學生寫作共性問題的點評教師都要“惜時如金”,審慎調控,對于學生個體具體寫作問題幾乎無暇顧及。
二、擺脫寫作教學窘境的策略構想
寫作能力是一個人價值觀和認識能力、體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寫作教學中我們不只是要關注到具體寫作技巧與能力的提高,更要關注到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這是大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立場與旨歸。以此為出發點,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就要構建一個立體多維的教學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與手段,課堂教學之外,諸如校園廣播站、報紙與正規文學刊物、文學社團、專題講座、網絡課堂、語言類課外活動等,形成以課堂教學示范、課下習作點評、作文競賽激勵,優秀作品的公開發表、寫作心得的交流、經典文學作品的推薦、網絡課堂的互動、各種語言類活動的開展等構成的教學系統,全面激勵、側重指導,激發大學生的寫作欲望,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但無論如何,課堂授課是寫作教學的主陣地,是對學生施加積極影響的主要渠道。所以筆者在此著意探討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授課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我們立足課堂,通過典范作品的宣講,實現文學之于人生的體認、延展與滋養的作用。并通過作品內涵的解讀、藝術特點的闡釋、寫作技法的分析,學生習作的點評,給學生提供范例,指引方法。在授課環節中,我們尤其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積極效用
課堂講授的手段和方法頗多,其中課堂討論環節占有重要位置,它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刺激積極思考。課堂討論對寫作教學意義極大,討論本身就是圍繞一個話題的口頭作文,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與語言表達的綜合考察與訓練。在討論環節的操控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討論問題的設置要統籌安排,滲透寫作教學的基本內容。論題要有關于思想內容的,有關于修辭表達的,有聯系現實人生的,尤其是一些容易與學生現實生活發生關聯的題目,更要重視,針對不同文章,有機的將關乎理想與現實、自由與規范、尊嚴與價值、友情與愛情、超脫與入世,積極與自適等等的問題穿插在作品講授中,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二是討論問題的提出要實現預設與隨機的有效結合。有些需要知識準備的問題就在上課前布置下去,有些可以隨機闡發的,則在課上提出,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系統表達,又可以考察學生的應變思維;三是要注意爭取給每個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關注學生的個性表達;四是在問題的反饋與評價環節要注意給學生提供開放性的答案,著意強調學生的發散思維與想象能力,側重對邏輯和表達的評價,注重學生表達中的文采和深度。如講到《行行重行行》中“與君生別離”時,我們設置了一個思考題:關于生離與死別哪個更痛苦。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沒有答案,我們意圖借此豐富學生的情感體悟,并在問題的論辯中,深化感受,刺激思考,鍛煉邏輯和表達,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效果良好。
(二)靈活地做好作文布置與評閱工作
習作與修改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筆者認為,大學語文課一定要布置作文,一定要批改,雖然這意味著極大地任務量,是自討苦吃。現階段的大學語文教學往往是合班大教室授課,一位老師往往是兩個班的授課任務,那也就是說,即使留一次作文,批改量也在二百篇以上。但是它的意義是不言自明的。這樣有意識的作文練習能讓學生相對集中地圍繞中心表達觀點,體現和認證他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才能切實了解學生的寫作現狀并有可能針對學生的個體問題做有針對的指導。筆者認為整個作文布置和評閱環節的安排都要靈活,適合于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寫作實際,并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首先作文命題要靈活。題目要與教材所選課文距離不遠,與學生現實生活距離不遠,并且要有一定的深度與難度,可以選擇命題、半命題和自由命題相結合的方式,從而既讓學生有話可說,又能刺激他們積極思考,這樣既能達到提升的效果,又能體現學生自然狀態的寫作能力。如在講授高教版《大學語文》(陳洪主編),講到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筆者結合葉芝的詩歌《當你老了》等,在課上組織學生討論文中的父愛,討論人生與歲月,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以《當我老了》《我們怎樣做女婿》《我的父親母親》中的一個為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略顯輕松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幾次作文中學生抄襲率最低的一次。其次,作文批改要靈活。筆者認為最好能夠做到認真評閱每個學生的習作,如果擔心相對時間內批閱量過大,不妨延長批閱周期,開學初即開始布置,隨時上交,隨時批閱。或者采用分期上交、分期批閱的方式,即結合教學內容擬定一組不同的文章題目,在開學初即布置下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任意選擇一題,在規定的教學周完成并上交,這樣保證單位時間內的工作量可以完成。再次,組織方式要靈活。相對于單純的“留作業”的方式,我們不妨采用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熱情的作文比賽等形式。筆者所在學校積極進行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舉辦“大學語文杯”征文大賽,我們采用了全員參與的方式,面向全校所有大學語文授課班級的學生。這既是一項征文比賽,也是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喚起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對寫作更加重視,提升其寫作能力,通過典范作品的結集與宣傳,形成良好的寫作氛圍。活動開始后得到了廣大學生的積極響應,經過由授課教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后,確定獲獎作品,并在每篇作品后附上精心結撰的評語。作品結集后下發給同學傳閱,優秀作品我們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推薦到校報等報刊發表,在同學及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我們希望這項活動能夠堅持下去,形成一個特色和品牌,引導和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通過網絡課堂的交互作用,實現課堂寫作教學的有效延伸
網絡課堂看似是獨立于課堂授課之外的教學補充,已經超出了授課的范圍,而實際上網絡課堂呈現的相當一部分信息是課堂授課的內容,它是一個立足于課堂的更開放的授課平臺,是課堂授課的必要延伸。網絡課堂必將帶來教學和學習方式的重要革新,通過網絡課堂,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料,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學習提供條件與指導。即使課程學習結束,學生依然可以通過訪問網絡課堂來獲得學習資源。同時通過在線投稿、跟帖等方式創設一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在此給學生有更具體的指導,并給學生的習作和意見的表達提供一個空間。總之,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重心,更是難點,在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同時,我們要緊緊抓住課堂,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采用靈活而有效的方法,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積極干預。
作者:連國義 張文萍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