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歷史論文
1初中歷史教學實施人格教育的優越性
1.1初中學生自身的特殊性
從初中學生自身特點的角度來講,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自己的內心里還沒有形成一個全面的價值觀。初中生整體的成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對于生活,對于各類事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看法,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自身的發展對于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把自身和國家社會的進步聯系起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能夠在理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認識國家發展的過去,對于自身的發展也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教師通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對社會、對事件樹立正確的認識,這一點是符合當前初中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的。
1.2歷史教學的人格教育功能
歷史在任何時代都具有鮮明的教育價值,歷史教學的故事性很強,內容生動,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從歷史學科的特點上來講,歷史這門學科是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歷史事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對事件的整體理解,使學生認清史實,總結在過去的國家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教訓,認識到歷史知識中蘊含的道理。所以,利用歷史知識來對學生進行具體的人格教育,能夠更好發揮教育功能。
2初中歷史教學人格教育的實施對策
2.1改革教學方法,重塑學生健康人格
為了更好地實現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人格的培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學中,任何一門課程都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每一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都有一定的差異性,教學目標也因學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的開展,歷史教學方法應該進行適當的改革。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將不同時期的學生成長發育的特點作為改革教學方法的依據。如今,教學手段越來越豐富,教師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發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輔助歷史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加入一些圖形圖像,以及視頻音頻內容來進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教學。
例如,在講述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中,教師可以搜集大量的視頻資料,在課堂上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通過影視作品,更直觀地展現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的具體場景,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那個時期的國人處在一個怎樣的水深火熱的環境中。電影《火燒圓明園》中,大量的場景比較清晰地再現了那個時期的歷史事件,客觀反映了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入侵的具體情況,這對于學生具有非常獨特的教育意義。這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通過改革教學方法,能夠轉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思路,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從改革教學方法的角度來看,應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觸,能夠更好地輔助教學目標的實現,培養學生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
2.2強化師生溝通,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對于初中生而言,歷史是生動的,但同時也是“枯燥”的。歷史事件的描述和歷史時期的發展特點,以及對于歷史人物的理解等,這些內容都需要教師通過課程的教學講述給學生。教師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述,還原真實的歷史,讓學生在掌握具體歷史知識的同時,能夠形成一個健全的認識體系,對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在自己的內心中形成一個正確的評價標準。一味的講述有時并不能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很容易“迷失”在枯燥的講述之中。因此,教師在講述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
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分組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學習。教師在講述新的教學內容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在課程中設置問題,給每一個學習小組共同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研究的方式,對歷史知識中的問題進行共同的討論。教師也要加入到對問題的小組討論中來,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交流,互相探討,營造一種熱烈、歡快的課堂氣氛。在這樣的氣氛里,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教師也容易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對于歷史問題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不足和偏差,他們容易受到一些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這些不良思想對學生人格塑造的影響不容易表現出來。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利用這種問題討論的方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來了解學生,方便教師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歷史傾向,消除不良影響。
3結論
學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未來,國家的建設需要全面的人才,不僅要求他們有豐富的知識,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把文化知識的教學和人格的教學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不斷調節教學方法手段,更好地實現對學生人格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謝平 單位:平遠縣仁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