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體育論文
一、中學體競賽要與健身運動相結合
體育項目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競爭,而學校的體育活動又要集健身性、趣味性與競賽性于一體,這就要求學校體育活動組織者能夠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與知識層次,進行一些科學、有效、有趣、簡便的方式進行競賽,并且要以集體項目為主,促使學生在團結、競爭和快樂的氛圍中,既要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能培養其競爭意識,從而使學生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達到以體育健身育人的最終目的。由于這些簡便、有趣而科學的健身項目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滿足其課余生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持久興趣,更廣泛地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二、中學體育課的考核與體育競賽相結合,以激發體育運動者的鍛煉興趣
毫無疑問,體育課考核、體育畢業生考試等內容對于學生的運動能力與身體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這些項目一般不是競技項目,所以比賽中沒有設這些項目,也沒有引導學生關注,不能用比賽的形式來促進學生通過這幾種形式鍛煉身體。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在體育競賽中設置一些測試考核,組織學校或班級完成以各種測試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性比賽活動。比賽也可以在各班、各校之間進行,互相督促,公平真實地開展。而且這種比賽活動與每個學生的體育成績掛鉤,不僅能有效地增強學生自覺參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能讓學生以此為契機掌握并運用各種測試的相應技能,在愉快而緊張的情況下完成鍛煉任務。
三、學校體育運動還可以與衛生保健相結合
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體育文化的構建,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途徑。向學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和衛生保健方面的教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可是現行的學校體育競賽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也沒有真正地以此為契機來宣傳或加以利用。
四、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提升的角度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從體育競賽方面來改進,使競賽的目的面向全體的學生,以不斷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技能和習慣為目的,使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廣泛、深入及持久地開展。只有正確定位之后,才能傳變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革競賽內容與形式,不斷加大改革的力度,發揮學校體育師資、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優勢,使學校的體育教育真正地面向社會、面向未來、面向學生的終身體質的打造。
隨著為學生“減負”政策的實施,學校在每周上課時間和作業方面進行了減免,使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擺脫出來,從而騰出時間來參加體育活動、競賽等,以各種形式來引導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學校領導要重視學生的體能發展,使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的自愿行為,而不是單純為了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中學體育教師要充分調學生及社會體育組織的積極性,鼓勵和幫助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不斷地擴大其影響,以不斷充實競賽活動的內容。
筆者認為,整個活動的策劃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從活動策劃到活動宣傳再到活動舉辦,都可以發揮學生的作用,達到鍛煉人、教育人的目的,增加學生的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并展現學生的各項才華,發揮學生的作用等等。若達到了全民健身、全體參與的效果之后,會后的獎勵措施就一定要開放,多計團體分,實現全員參與后提升其平均分,多比增長率。對于在活動表現出色、服務貢獻大或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特殊頒獎,以此來保護所有參與者的積極性。
五、總結
綜上所述,中學體育教育要與時俱進,進行教學改革,舉辦體育競賽,以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使學生能夠廣泛、深入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這就要求中學體育課應該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與衛生保健等領域相結合,更好地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作者:劉俊艷 單位:河北省黃驊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