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師音樂教師教育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一)高師的音樂教師德育教育不重視
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和處事之道,能夠形成自我約束力,從思想認識層面更為合理的處理問題。高師對音樂教師的德育教育培養不夠。職前培養時,教師只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高師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方向。學生也存在著重視音樂專業知識的掌握和提升自身專業基本功的能力,而對今后的職業規劃意識不強。職后的培訓在德育方面的繼續教育更是不多見。德育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師立足校本、扎根職場的堅定信念。
(二)高師音樂教師教育課程配置不靈活
目前,高師課程設置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接受音樂專業的課程教育,還要接受通識課程的考核。除此之外,所有與教育學、心理學有關的課程也要學習。在校期間理論課程太多,而提高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課程比較少。高師院校把音樂教學實踐培養寄托在實習上,80%的時間在學習教育理論,而15%的時間里,在教育單位鍛煉,其教學效果甚微。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局限性不利于實踐經驗的積累,培養出來的準教師,理論水平很高,音樂基本功及專業知識也很扎實,但是教學實踐技能偏低,在教學中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此外,高師學校在課程配置上,一味遵循國家的通用標準,并不因為學情的不同而變動課程安排,對文化課、專業課的考核分數看得比實踐分數重,不利于學生全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音樂教師教育研訓一體模式落實不力
在我國,教師的職前培養一般由高等師范院校來完成,職后培訓工作由教育單位來承擔。在體制上,我國的高等師范院校和基層用人單位并沒有行政上的往來,盡管研訓一體的提出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地方基層還沒有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盡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主辦了為數不多的音樂教師培訓,但還是沒有真正的將二者有效銜接起來。在音樂教師專業化培養方面,在高師準教師教學實踐過程中,沒有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職前教育片面追求專業知識技能而忽視了教育實踐方面的培養。學生文化知識考試分數不低,但授課水平有限。高師沒有統一安排見習、實習,而是學生自己找熟人、拉關系到相關學校見習、實習。效果和能力的增長無人問津,即使有一本實習記錄及考核表單,也都是記載著帶有人情味的虛報好評,沒有真正的意義。職后的教研一樣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學校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分派的指標,安排部分老師參加階段性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網絡學習培訓等,由于多在寒暑假進行,部分老師不愿意把自己的休假時間用于這些職后培訓中。而參加了培訓的老師,也是走走過場,通過培訓之后,也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提高,反而產生學不學一個樣的體會。
二、教師專業化視閾下的音樂教師教育培養范式策略
(一)培養獻身音樂教育事業的道德思想
獻身音樂教育是新時期音樂教師道德覺悟的根本標志。一個音樂教師如果不熱愛音樂教育事業,在思想情感上必然會產生各種抵觸,無法盡心盡力的投入教學工作。作為教師,即使才干再出眾,如果缺乏熱愛和忠誠于教育事業的情感,則勢必會身在教育崗位而心不在焉。音樂教師自身的能力不容否定,在經濟社會條件下,各種演藝熱潮也會沖擊音樂教師的心靈。抵制物資的誘惑,立足校本、扎根職場和教師的思想道德息息相關。音樂教師的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不管是高師還是教育單位,都應該以德育為重,培養音樂教師獻身音樂教育事業的道德思想,并養成不斷進取的開拓精神。
(二)科學調整高師音樂教育課程
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實時調整高師音樂教育的課程,可以促進高師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提高。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偏重專業化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音樂教育實踐課程的作用。高師院校可以體現校本研究的作用,適當對實踐課進行傾斜,也可以多做專題教育。
1.開展邊緣學科教育豐富音樂教師視野
作為文化的重要構成,音樂的產生是有其歷史文化背景的,因此不同區域的音樂具有不同的特點,不同風格的音樂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文化。要想真正研究某一種音樂,就必須進入其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它,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就音樂哲學來看,正在經歷著審美向文化方向的轉型,因此音樂教育更是強調對其文化背景的探究領悟,音樂大師必定具有深厚廣博的音樂文化知識??梢姼邘熃逃欢ú荒苤皇菃渭兊仡櫦皩I方向的教育學習,還要重視其他文化的學習,如歷史、地理、文學等文化知識,這些知識面的拓寬可以開闊高師學生的視野,豐富其知識素養。
2.科學調整高師音樂教育課程科學調整
高師音樂教育課程,并不一定是要制定一成不變的學時規定,也沒有必要去替換教程。調整課程的范圍很廣,可以就某一活動而調整短期的學習內容。教學能力是教師包括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考核教師素質的核心和關鍵。培養音樂教師把自己所學知識有效傳授給學生的能力,決定著將來音樂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F在所強調和提倡的教師專業化實際上就是指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與終身學習能力。可見,高師要培養將來真正能站穩講臺的音樂教師,必須重視起專業化學習,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有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特別是要關注和重視學科教育知識的應用,重視音樂教學能力的培養,實現我國音樂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推進音樂教師一體化教育培養的發展
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實質,就是要構建教師的終身教育體系,使職前職后加強銜接,實現資源共享,讓音樂教師能職前職后不斷提升教學本領。
1.做好見習、實習、研習三位一體工作
音樂教師的音樂專業能力是首先必須要具備的。高校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來參與音樂實踐,以達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活躍其思維的目的,為其奠定音樂基礎,終身受益。在教育見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更真切地體會到音樂教師的職業特點以及相關要求,從中總結出自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教學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育見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真實地體會到國家相關的課程改革方向,學習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現代化的音樂教師。教育見習的培養模式要貫穿始終,從學生入校開始一直到學生順利畢業,每個學期都要開展這樣的見習活動,讓未來的音樂教師全方位地去認識去體會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特點,從而規劃出更好的課堂實踐模式。當然高師還可以請名師走進學校,讓學生觀摩其示范課,并作相關討論和學習,積累基礎性的教學經驗。
2.提高高師學生實習質量
眾所周知,實習是即將畢業學生的最后一次演練,學生將自己幾年來所學到的音樂專業知識和對教學的理解運用在實踐中,學會了解學校和音樂教育。目前有些高師學校的學生實習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因此,學校要重視實習對學生的影響,要把實習工作切實落實好。高師學校落實實習工作首先要保證學生的實習時間。要盡早地作實習安排,給學生騰出學習、總結不足和進行彌補性學習的時間。其次要搞好實習管理。建立順暢的音樂教師實習渠道和切實可行的實習計劃,為提高教育實習質量鋪路。最后就是要做好總結以及實習評定工作,這是對學生實習成果的評估,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查漏補缺。
3.建立研訓一體的垂直合作關系
高師學校實習如果沒有合作的實習基地,實習往往容易無果而終。重視基地建設,選擇教學設施健全、音樂教學規范、音樂教育質量好的學校,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加強校地合作,高師有必要與基礎教育單位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和良性互動機制,全面提升音樂教師教育培訓質量。建立高等師范院校與教學單位的垂直管理關系,方便具有實效、有計劃的進行教學實踐。可以直接采用一對一的掛鉤培養方式,既保證基層單位的正常教學,又方便在崗老教師對準教師進行言傳身教的培養,隨時給高師音樂準教師上臺體驗的機會,并能得到在崗教師的點評。
三、小結
教師專業化視閾下的音樂教師教育培養關系到很多方面,高師院校的教育模式舉足輕重,高師必須率先做好課程改革及理念更新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實現角色的成功轉型提供保障。
作者:徐琨 張小軍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