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色蔬菜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機制不健全,認識不到位,無公害蔬菜生產仍有待改進
由于缺乏市場準入準出機制,無公害蔬菜專銷區設立滯后,無公害蔬菜產品體現不出優質優價,加之許多菜農片面追求蔬菜產量而忽視了產品質量安全,定西無公害蔬菜生產中還存在偏施氮肥、過分依賴農藥、不按照使用說明施用農藥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2特色蔬菜產業發展鏈條短,增值潛力小
定西特色蔬菜產業近幾年來發展迅速,產業基地初步形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生產規模逐年擴大,廣大農戶種菜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1.3信息不靈,市場調研意識不強,從而使蔬菜生產缺乏統一的科學規劃
定西大多數經銷商還停留在傳統的購銷方式上,缺乏走出去、創市場的魄力,加之外地直銷的經銷商很少,從而缺乏產地市場和銷售市場之間信息的連接、交流和合作。
1.4對外宣傳不到位,品牌效應沒有顯現
在南方市場,相當一部分經銷商只知道甘肅榆中甘藍、大白菜、辣椒,不知道主產區的定西甘藍、大白菜、辣椒,更談不上對我市栽培甘藍、大白菜等高原夏菜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無公害、純天然等深層次的認識。
2、特色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
2.1加快蔬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步伐
結合區域內主栽蔬菜品種和資源優勢:一是積極做好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著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為特色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儲備良種;二是按照“五化”(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六統一”(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和“六個100%”(100%標準化生產、100%商品化處理、100%品牌銷售、100%統防統治、100%測土配方施肥、100%產品訂單生產)的蔬菜標準園管理措施,積極開展定向研究,開發、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無公害生產新技術。
2.2優化產業結構,挖掘增收潛力的栽培管理措施
一是穩定城郊蔬菜栽培面積,產品主要服務當地市場;二是擴大高原夏菜栽培面積,以政府扶持為主,引導建立農村蔬菜批發市場,積極鼓勵藏貯和流通企業,三是強化邊遠川水區域無公害蔬菜栽培規模,以連片為主組織標準化生產,不斷優化暢銷蔬菜產品的種類和品種,不斷開拓熱銷蔬菜產品市場,規范蔬菜企業營銷標準,在收購、貯藏、加工、包裝和銷售環節上下功夫,穩定市場行情,提高經濟效益;四是發揮區位優勢,大力推廣應用間作套種及糧菜型、果菜型、菜菜型3種類型11種高產高效復種栽培模式,以提高蔬菜種類和品種的復種指數。
2.3建立健全各級中介服務組織,實施蔬菜品牌營銷戰略
一是在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逐級組建蔬菜栽培、貯藏、運輸和包裝配送等產業鏈協會,把協會建成真正的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協會帶農戶、農戶聯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二是制定產業鏈各協會規章制度,協會按照章程制度開展活動,定期發布信息,及時研究解決產業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加快解決各類中介組織的信息網絡建設,疏通信息渠道,傳遞了解蔬菜市場動態,預測市場前景,搞好信息服務。
2.4建立和完善蔬菜產業扶持政策
搶抓《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貧開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甘肅省關于加快發展蔬菜產業扶持辦法》以及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等中央、省、市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扶持特色蔬菜產業發展的機遇。
作者:陳華 張桂蘭 單位:定西市園藝站 定西市安定區園藝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