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學論文
1以讀圖和畫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初中地理課中畫圖可以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地理知識的記憶,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對地圖進行繪制,課堂上教師一邊講解地理知識一邊形象的在地圖上畫出,以自身引導學生加入到畫圖學習中,例如我國溫度帶分布的學習,溫度帶的學習是很多其他地理知識的基礎,要求學生熟練的掌握,但是諸多學生對其容易混淆,所以教師在進行此部分知識講解時,可帶領學生進行地圖的繪制,地理教師利用自身的繪圖技能,教師在黑板上畫,要求學生在地圖冊上畫,首先將我國涉及的溫度帶列出,由北向南為中溫帶、暖溫帶、高原氣候區、亞熱帶、熱帶。然后一一對應到地圖中之后講解,每繪制出一個溫度帶,要清楚的向學生講解該溫度帶包含的地區、氣候特點、農作物特點以及與下一個溫度帶的界限劃分,以中溫帶為例,教師在畫圖前,先將大體的范圍描述給學生,告知學生“中溫帶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北、內蒙古、新疆地區,在中溫帶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春麥、玉米、甜菜亞麻、大豆,這些作物都是一年一熟的”當進行地圖繪制時,一定要以分界線為基礎“,中溫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為天山山脈—河西走廊—河套—燕山一帶”,到此完成中溫帶與暖溫帶分界線的繪制。
2培養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思考能力
初中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即是對地圖的認識,讀圖和畫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形象空間的了解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思考能力上的引導,通過地圖在腦海里回憶老師講過的知識,通過熟記的知識完成對整個地圖的想象,以此循環性的學習,可促進學生視覺和感覺上的雙重記憶。初中地理教學中最難理解的部署要我國的氣候特點,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講解一遍后就要求學生自己記憶,但是多數學生不理解、記憶起來非常困難,因此,老師引導學生依據地圖進行形象化的記憶,我國的緯度的跨度廣,地形結構復雜多樣,而且部分地區靠近海洋,所以導致我國的氣候特點也是多種多樣,運用地圖幫助學生記憶可以降低記憶中的困難,首先教師通過地圖向學生講解我國氣候的分布,由北向南依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我國的氣候特點與地形特點的分布差不太多,然后細致的向學生講解每一個氣候特點的地理知識,將氣候分類形象的在地圖上標注出來,最后講解氣候的特點以及影響因素。
3結合當地地理實際情況實例教學
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當地比較有特點的地區對比地圖進行實例講學,比如湖泊、山丘、丘陵等區域,讓學生結合自身所學地理地圖知識運用自繪地圖的方式深入地理教學。地理課程本質是一門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科學,學習地址的最終目標是在現實中的應用,采用實例教學的方式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脫離了課本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回歸到自然。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例繪圖中,可以將各位學生繪制的地圖進行對比,肯定他們運用正確的和錯誤的地方,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地圖和實際情況的關系。這樣,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教師用最直觀的實際教學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目的。
4結語
我國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地圖的應用力度還有待加強,部分初中學校并沒有意識到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沒有將地圖教學發揮出它應有的教學作用和教學效果。所以為了提高中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利用課堂和課余時間運用各種生動的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育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結合初中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這一時期好動、好奇的特點把地理地圖教學用好。我國應加大地圖地理教學的推廣力度,促進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對地圖的使用率。
作者:王紅梅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