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歐美各國的設計流派,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設計流派的發起者來自于不同的行業,有建筑設計師,工藝美術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等。這些來自不同行業的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在現今看起來可能使用不是很舒服,但是這些作品都是開拓者,是人類對美的探索性嘗試。不能普及的設計是不是好的設計?不被大眾所認可的設計是不是好的設計?要是以我來看的話,這些設計是可以被稱之為好的設計的。設計師的每一個產品都承載著他的感情,都承載著他對這個設計靈感的重視度。我們不能確定這個作品是不是可能在若干年后就會迎來它的春天。消費者的口味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在受設計師的引導。美國工業設計之父雷蒙德羅維說過“最美的曲線就是銷售上升的曲線”。恰到好處的能說明這一問題。
中國工業設計的發展是緩慢的,而且略顯坎坷,所以中國制造的帽子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會戴著的。先對中國的汽車行業作一介紹,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如其他行業一樣,起步比較晚,現在看中國的車企真正走向國際的恐怕只有奇瑞一家,但是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奇瑞在澳大利亞的有一個調查,在列表中列出一組車,讓參與者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結果顯示青睞奇瑞汽車較少,哪怕奇瑞的汽車價格較為便宜,消費者還是會選擇歐美汽車,情愿多花錢。消費者選擇商品時是認牌子的。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分三個發展階段:模仿階段,委托設計階段,自主設計階段。在模仿設計階段屬于半抄襲階段,在外來設計的基礎上稍微做出改變以適應中國國情,內飾不做太多改變,外觀修改的符合國人口味,這種設計模式顯然是不符合大形勢的,所以這種模仿設計終將被淘汰。但是這種設計卻使汽車行業更加注重設計,更加看重設計。由于模仿設計會帶來一些侵權官司所以在第二個階段,汽車公司開始委托國外著名的設計公司進行設計。以奇瑞為例,在開始委托國外設計公司的時候,有的設計公司并不了解中國市場,設計出來的汽車太具有個性再加上對中國家庭的不了解,將汽車設計成兩座的,后果可想而知而且設計的汽車中有幾款沒有投產。
消費者的口味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太另類的設計令人贊賞有加但是沒有消費群體。但是在奇瑞委托喬治亞羅的設計室設計的一款汽車,塑造成了奇瑞的經典車型。不僅僅奇瑞,還有中華,奔騰,吉利等,都曾委托國外著名的設計室進行汽車設計。在第三階段即自主設計階段,國產汽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以長城汽車為例,長城汽車委托國內設計室同濟同捷設計的汽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然這只是汽車設計行業,在其他行業也基本符合這個發展規律,同時這些實例也證明了中國的工業設計正在崛起。在設計活動中,人人都追求人性化設計,感性設計,但是這些設計師往往會忽略無障礙設計,顯然這是美中不足的。在2006年,洛可可設計公司為三星奧運地鐵售檢票系統時,在第一次提交的設計方案上忽略了無障礙設計,結果被要求重新設計。在設計公司發展初期忽略了無障礙設計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但是正是由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這些失敗的教訓,才能讓我們長一智。
近現代的工業設計史,是歐美的工業設計史。中國的工業設計沒有經歷過設計流派,包括波普設計運動,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流線型風格,高技術風格等,中國更像是一口吃下去的,各種設計風格夾雜出現,漸漸摸索的。中國的工業設計師總是急功近利,忽略了設計所要詮釋的含義,眼里只有利益。正如國際著名設計師劉小康說“設計已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無法撤離”。假如你是設計師并且你能做到這樣,你離成功恐怕已近在咫尺了。
在設計中,許多設計批評家說中國的設計師設計的東西已經脫離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向西方靠攏,設計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面對這種情況,尹揚坦言“中國傳統有幾千年的歷史,風格變化很大,你很難說哪個就是中國的,有一個做法是:把一些中國符號嫁接上,認為這就是中國設計,我認為這個是錯的。實際上,民族的東西更多表現為一種度,一種價值觀念”,并指出:“時刻記住發揚‘中國設計’這樣一個使命是好事,但是千萬不要忘記設計的真正價值是‘服務’而非自我表現。”當我們遵循傳統進行設計的時候,千萬不要迷失了。總而言之,中國的工業設計終將站在世界的舞臺上。
作者:張坤 喬浩軒 李云龍 連帥可 單位: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