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1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中國人一貫講求閱讀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也不例外。然而,在現今英語閱讀實際教學過程中卻面臨著如下困境:(1)英語閱讀教材缺乏實用性,過分重視詞匯和語法的講解,與學生實際語言運用嚴重脫節。(2)英語閱讀教學主要以教師“填鴨式”講授教學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3)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難以滿足不同水平和不同個性學生的需求。針對這些困境,下文將具體闡述如何將將感知學習風格理論引入閱讀教學中。
2感知學習風格理論的概述
2.1學習風格理論的發展進程外語學習中,學習風格屬于個體差異因素,其研究始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自60年代起,隨著個別化教學的興起,教育研究的側重點逐漸從“教”轉移到了“學”,研究者開始重視學生個體差異的研究。學習風格研究成熟于20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
此階段研究者開始從心理學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九十年代至今,研究者開始嘗試從實證角度進行研究。無論是測量工具,還是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都有了一定的進展。學習風格作為教育心理學、學習理論和教學論等學科共同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課題,被譽為現代教學的真正基礎。
2.2學習風格的基本含義
學習風格的概念最早是由HerbertThelon于1954年提出來的,其后,關于學習風格的定義,可謂眾說紛紜,反映了研究者對學習風格的獨特理解。一般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在習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整體性的、持久的、并具有個性化的認知方式和處理信息的方式。Reid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個體吸收、處理和掌握新知識和技能的自然的、習慣性的方式,并且這一學習方式不因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改變。Keefe認為學習風格除了包含信息加工方式外,還體現出個體的感情因素、心理行為以及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學習方式的偏愛。從學者們對學習風格做出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析出一些共同的表征,即:
一是學習風格是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學習者喜歡的或經常使用的學習策略、學習方式。
二是學習風格具有獨特性和穩定性。
三是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而感知學習風格作為學習風格中的一種,是學習者理解、組織并記憶學習經驗的感知渠道2.3感知學習風格的類型及特點眾所周知,不同的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使用某些不同感覺器官的偏好。根據這一現象,Reid把學習者分為聽覺型、視覺型、動手型和觸覺型四種類型。視覺型學習者的典型特征是通過接受視覺刺激接受信息。他們喜歡“看”,如文字材料,圖片,影像;聽覺型學習者的主要特征是通過接受聽覺刺激進行學習。他們喜歡傾聽別人交談,并善于口頭表達;觸覺型和動覺型的學習者喜歡那些操作性的活動,喜歡動手嘗試,在操作性技能的學習中表現突出。感知學習風格的形成受到視覺、聽覺、觸覺等身體和感官因素的影響,它反映了身體對外部刺激做出的反應。
3感知學習風格理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人們都是通過不同的感官獲取信息。當教師以學生最偏好的學習渠道進行信息傳遞時,學生就能學得更快,理解得更透徹,記憶得更深刻。感知學習風格理論是一種重視學生吸取信息感知渠道差異性的新型教學方法,因此,如能在閱讀教學中引入感知學習風格理論,實現閱讀教學的個性化,對扭轉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改進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3.1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針對學生的感知學習風格偏好,優化教學過程
教師可先采用一些學習風格調查表來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居于支配地位,面對眾多學生,采取統一教學模式,極大地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隨著新課程教學時期的到來,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全面了解授課對象的學習風格差異,“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個人特點。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把眼、耳、口等多種感覺渠道利用起來,采用多媒體教學將語言材料以文字、圖畫等手段展示出來,力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來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感知需要。
3.2根據學生不同的感知學習風格,進行針對閱讀學習策略的指導和培訓,提高學習效率閱讀學習策略有很多種,應向學生提供最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和方法。比如對視覺型學習者,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將閱讀中的重點長難句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激發學習興趣;聽覺型學習者則可以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問有關英語閱讀中的相關問題等多種手段來完成;動手型和觸覺型學習者則可采用將一些閱讀中的句型進行同義句改寫,記筆記等形式實現。教師還可開展短期或長期策略指導和培訓。
3.3根據學生感知學習風格有意識地設計匹配教學策略,幫助
學生豐富和擴展學習風格,實行整體教學當學生通過適合他們的學習渠道進行學習時,則可最大程度地吸取和消化新知識。針對視覺型學習者,可提供視覺輔助材料,如圖片、講義的紙制大綱等;講解閱讀時盡量采用學生可以聯想到的例句;布置課后閱讀作業。對聽覺型學習風格的學生,則可采取頭腦風暴閱讀學習,讓他們大聲朗讀句子,提供小組討論的學習機會。對觸覺及動覺型學習者,提供角色表演及模仿的學習機會,巧妙引導這部分學生記錄課堂筆記并標注重點,組織預測閱讀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感知學習風格理論使教師了解和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長處,并向學生提供各種獲取信息的選擇,是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對廣大教師更自覺地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大多數學生終身學習的意愿,大面積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和事半功倍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