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一、英語教學以學生體驗為主的特點
1.教學內容多元化
傳統英語教學枯燥、乏味,讓學生失去學習樂趣與積極性。而以學生體驗為主的英語教學課堂卻是恰恰相反,不僅讓愛英語的學生更愛英語,很多原本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也能夠快速融入教學內容之中。讓學生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融入故事、表演、歌曲等內容,讓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例如,教師在Lookatme課程進行教學之時,先把一些基礎的知識點講述一下,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較為基本的知識理解。可能這時還有很多學生對課堂知識一知半解,就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在講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故事之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旁邊表演,這樣讓整個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對英語課堂能夠培養起更多興趣。
2.教學內容更具有交互性
學生以體驗式為主的教學,可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具有交互性。一個是學生與教學環境之間的交互,還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可以讓學生在知識上有一個體驗過程,更好的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習任務更加出色地完成。例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灌輸,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這樣所得到的效果往往會優于傳統教學。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大膽地表演、表現自己。
二、體驗教學的途徑
1.設置情景
小學英語的體驗式教學,情境如何設置至關重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于一個發育階段,學習口語不太理想。大多都還是依靠較為機械式的教學來進行,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可以采用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從而致使學習效果能夠有極大的提升。例如,學生在學習Let’spaint課程之時,就可以先設置好情境,更好地融入教學氛圍之中。不同顏色的小兔子、玩具動物,或者是顏色各異的水果。將這些都設置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將課程中所要學習的內容,融入故事之中,很快便可以讓學生對里面的內容掌握了。故事之后,也可以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對學生的口語訓練進行引導,試著讓學生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英語來回答。原本枯燥、煩悶的英語教學,變得有趣、活躍,以這樣的小故事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知識內容,調動學習積極性。
2.分組練習
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體驗式教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拓展交際能力。例如,設置一些對話,可以讓不同分組之間的學生,都能夠使用一些課程中的英語在特定的場景之中進行對話,在實踐中增強記憶能力。
三、總結
學生體驗為主的教學模式,就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為主,培養起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內容更具有優越性,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情景設置、故事融入、小游戲等教學方法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作者:李紅霞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永聯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