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想象能力在小學語文寫作中的重要性
(一)推動學生個性化寫作
第一,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創作是教師追求的目標之一,并且學生的想象力很難被復制或者是模仿,所以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獨特的想象力進行個性化的寫作;第二,新課改或者是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都提倡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而實踐證明想象力的培養能夠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創作,所以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提倡加入想象力。
(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長階段的培養,如果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加入想象力的元素,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寫作是生活體現的一部分體現,而想象力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現實基礎上的,所以在寫作過程中如果加入想象力的元素,能夠明顯地提高寫作水平,使得寫出的作品既能夠有一定的現實基礎,同時也不缺乏想象力的融合;第二,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遇到“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情況,加入想象力能夠為寫作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素材,擴展小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寫作的流暢性、連貫性等等,避免思路枯竭的現象出現。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想象力培養的策略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論述可知,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加入對想象力的培養有著很多好處,也是推進小學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想象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培養和訓練,所以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想象力,需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豐富學生自身的表象儲備
學生的年齡和社會閱歷都比較少,對于身邊事物的觀察和積累時間尚短,無法形成完整的系統的想象力框架。尤其是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還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對于知識的積累或者是表象的儲備還存在著不足的問題,從而妨礙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想象力,發揮其在小學作文中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增加他們的表象儲備,為想象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素材。為此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為了增加自然或者是景物表象的儲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經常帶學生去野外進行觀察,讓他們親身經歷一些自然事物,例如:觀察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景象、感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植物的形態、動物的活動等等,在以后想象的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現實的基礎上進行;第二,讓學生多閱讀一些高質量的文藝作品,讓他們感受一下名人的寫作風格,以及描寫事物的手法等等,觀察一下名人的想象力的發揮過程,有助于學生的想象力的延伸;第三,不僅要提高學生表象儲備的數量,而且要更加注重表象儲備的質量,在對小學生進行表象儲備的過程中,一定要選取優質的表象題材進行觀察和學習,才能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往好的方向發展,避免學生閱讀或者觀察一些對想象力發展無益的事物或者作品。
(二)立體思維的培養
想象力需要良好的立體思維能力為支撐,才能將想象的畫面變得生動、形象,進而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將其描述出來,才會顯得更加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所以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小學生由于進入真正學習的時間尚短,而且沒有經過系統的、科學合理的立體思維的培養,在立體思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使得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進行一定的訓練,為此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立體的事物進行描寫,安排不同的學習處于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然后寫出自己看到的事物的形態,最后學生可以就自己的描寫進行相互交流,或者是從另外的學生的角度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就能從各個方面對事物進行感知,從而建立起事物在腦海中的立體形象;第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的工藝品,在制作的過程中完全憑借腦中的想象進行完成,然后將制作的工藝品與真實的事物進行對照,教師指導出學生在工藝品與實際事物之間的差距,從而糾正學生在立體思維中的不足之處。
(三)自由思維的培養
學生的想象力跟自由思維的關系密切,在培養想象力的過程中,進行自由思維的培養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自由思維并不是指學生可以胡亂地對事物或者人物進行想象,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對想象的對象進行合理的夸張或者延伸,自由思維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我們在培養自由思維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鼓勵學生合理運用夸張和比喻等手法,這些手法是培養想象力和自由思維的重要手段,學生利用這些手法能夠進一步擴散自己的思維,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打開自由思維的大門;第二,自由思維不僅要培養思維的廣度,而且要培養思維的深度,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再次想象,從而不斷擴充自己自由思維的深度,對事物進行更深層次的描寫和想象。
三、結語
小學是培養想象力的重要階段,而且在培養想象力的過程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種很好的途徑,所以我們需要改進小學語文作文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通過簡要介紹想象力對于小學語文的重要性,進而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出了幾點策略。這些策略需要教師正確的指導,并在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想象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更加需要學生和教師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在小學語文的作文中得到明顯的體現。
作者:張秀蘭 單位:長春市高新區興華學校小學部
第二篇
一、探求立意,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自古以來,許多好文章,所寫的大多是平凡普通的事物,但它能反映深刻的思想意義。而我們的學生就是缺乏從小事物中寫出深意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透過現象抓本質,挖掘出事物本身所蘊含的深意,在提高認識的同時深化學生的思維。有個學生寫《我愛杜鵑花》,介紹了杜鵑花的生長習性、花的美麗以及如何生長在家鄉的山上、田邊、花園里的,對于花的美麗多姿進行了大段的描繪,當他寫完這些后,就無話可說了。我向他指出,這種寫法僅是為寫花而寫花,文章寫得再好,充其量也只是寫景狀物,文章缺乏思想的閃光點。
我啟發他應該展開聯想,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告訴他立意思維時在某個方向受到阻礙而寫不下去,可變換一下思維角度,也許會有嶄新的思路。經過思考,這位同學文思泉涌,他提筆寫道“:漫山遍野的紅杜鵑呀,紅得似霞,紅得像火,我想那是血,是革命前輩們流下的鮮血,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英勇無畏,前赴后繼,血就這樣灑遍了家鄉的山野,染紅了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該生從單純地描寫景物開始,到充分展開聯想,在寫景的同時,賦予了杜鵑花新的內涵,整篇文章的立意便高了許多。
二、理清脈絡,培養思維的條理性
學生寫文章時,往往不知從何處寫起,不懂得按怎樣的順序寫。為了使學生的作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經常是先根據作文要求構思出文路,上課時依次提出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逐題思考回答。這樣,學生就會隨著答題展開思路,把要寫的內容系統地寫下來。如要求學生寫一個有趣的游戲。習作前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了多項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有切身感受。在作文時我依次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①這個有趣的游戲叫什么名稱,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和哪些人一起開展的?②游戲怎樣玩?同學們是怎樣玩得的?誰表現最突出,表現在哪兒?場上同學怎樣玩?場外同學反應如何?③游戲結果怎樣?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編列提綱:游戲名稱(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游戲玩法(同學們的表現、誰表現突出,場上同學的表現、場外同學的反應);游戲結果。列好提綱,我讓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的材料照提綱口述,學生都能用一兩段話把游戲過程說得清楚明白,使思維的條理性得到了有機的訓練。在此基礎上,我通過回顧《埃及的金字塔》《輪椅上的霍金》等課文中過渡句的運用,引導學生運用過渡句的手法,使文章段落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三、展開想象,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人的活動,其核心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其創造力是現代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展開想象,從而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如要求學生閱讀《濫竽充數》這則寓言后寫一篇讀后感,多數學生認為南郭先生不懂裝懂,靠“混”是沒有前途的。
我啟發學生借助想象的橋梁,從各個不同角度或側面進行深入思考,發掘新意:有的學生從齊宣王只聽其言,不觀其行,批評了官僚主義的作風;有的學生從齊泯王喜歡聽獨奏,說明打破“鐵飯碗”,實行“競爭上崗”是有效杜絕“混”的好辦法,從而形成新的立意。由于多角度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學生不僅有話可說,而且語言豐富生動了,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培養,再加上課外的拓展練習———《濫竽充數(續)》,更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推敲詞句,培養思維的嚴密性
精練、準確的語言,離不開作者的反復琢磨與錘煉。在作文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引導學生推敲詞句,積極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一位同學在一篇習作中描寫自己生病住院媽媽來探望的情景:媽媽輕手輕腳地進入病房,來到我的床邊,彎下腰,把臉放在我的臉上,親切地說“:好點了嗎?不要緊的,一切都會好的。”應該說這幾句話寫得還是真切而樸實的,只是“放”字用得不夠準確,表現力也不強。于是,我在這個詞上打了個問號,啟發學生自己換個詞。
作者:孫兵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青陽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