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對網絡資源的監督、篩選
毫無疑問,網絡上的資源可謂相當豐富,但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卻未必都適合學生。無論是各大門戶網站還是各種搜索引擎,出于利益的需要難免會有一些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內容,尤其是各種廣告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家庭和學校注意對學生上網環境的優化,為學生營造綠色上網環境,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例如在學校中建立專門供學生上網的閱覽室,嚴格監控網絡內容等。
二、培養學生健康、文明的上網習慣
習慣的養成對德育工作有重大意義—“道德的能力只有通過習慣、制度以及法律才能成為實際。”一般而言,低年級的學生自制力往往較差,是非觀念也不強,極易受到各種誘惑。事實上,“由于特定的道德規則限于調節特定類型的學生行為,一套道德規范中的規則無論多么細致人微,都不可能涵蓋所有學生行為。”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即使再嚴格的監管也難免百密一疏。所以,培養學生自覺抵制誘惑的能力在德育工作中就尤為重要。從實踐經驗來看,絕大多數學生上網的首要目的更傾向于玩游戲、看電影等消遣活動。當然,我們并不是完全抵制學生上網娛樂,但重要的是需要讓學生學會分配時間,制訂計劃。在德育工作中應強化學生的理想意識,并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努力實現理想。只有懂得如何實現目標的學生,才能自內而外的抵制各種干擾,讓網絡真正成為其實現理想的助手。
三、注意老師和家長觀念的更新
網絡時代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也影響著每一個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積極適應時代的潮流,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曾經遇到很多極端的例子,大多是與學生沉溺網絡有關,很多家長甚至偏執地認為網絡就是洪水猛獸。
事實上,這些片面的認識都是由于觀念陳舊造成的。責怪學生沉溺網絡的家長有多少能在平時和孩子保持充分的溝通?感慨學生逃課玩游戲的任課老師有多少能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是否生動有趣?我們不能因為網絡時代的豐富多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一味責怪網絡的不好,要積極更新教育觀念,順應時代潮流才能讓德育工作更加生動、更加有針對性。事實上,微博、QQ以及各類互動平臺早已在德育工作中得到運用,其效果已經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只有家長和老師注意教育觀念的更新,才能做好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小學德育工作。
四、總結
網絡時代給小學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情況,相信只要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更新觀念,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就一定能將小學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張軍勝 單位:河南省周口市經濟開發區許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