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數學論文
一、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備課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起點,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與保證。《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不僅為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教師備課指明了方向。精彩的課堂源于精心的課前準備。只有課前準備充分,教師才能取勝于課堂,教學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數學教學更是如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面對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及嚴密的邏輯推理,會有更多的有效或無效的意外發生。教師精心備課,能夠為課堂上的隨機應變做好充分的基礎準備,增強駕馭、調控課堂的能力,更好地把握課堂前進方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三角形內角和,可以設計以下實驗探究:1.畫任意一個三角形,并測量一下每個角的度數。2.剪下三角形三個角,拼在一起,觀察得出什么結論。3.找一下說明結論的方法,并與同學進行交流。上課前,教師對活動做了精心準備。首先,把探究活動每一環節的具體要求,非常明確地寫出來備用。其次,對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充分準備。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拼圖操作、測量時,出現了誤差,得到了不同的結論;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因運用方法不同或得到的結論不同而爭論不休;在找說明結論的方法時,學生經過動手操作、探究與合作交流,他們找到很多說明結論的正確方法。但也有個別學生,用測量結果說明結論———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
面對課堂上的活動狀況,教師胸有成竹,在活動的每一環節上,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堂調控,引領學生向著教學目標行進,最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此次數學學習活動中,愉快地獲得了新知識,提高了合作交流、探索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備好一堂課,一要備好教材,二要備好學生,還要考慮在教學各環節上,怎樣指導、點撥學生。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由于數學學科的特點,學生在知識掌握過程中難度大、困難多,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易被調動。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顯得沉悶、壓抑,教學效果欠佳,學生不能獲得較大進步或發展。相反,在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下,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充分進行討論、合作交流,這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機會,為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因此,提高教學有效性,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發揚民主。讓學生自由參與、自由表達,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觀察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他們充分且必要的鼓勵和支持。其次,教師要以愛為本,尊重信任學生,理解學生的言行,對學生的過失,多些寬容,少些批評,耐心解答學生的發問。再者,用自身迸發出的激情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思維。
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學法指導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可以使學生逐步養成“數學思維”的習慣,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變知識為能力,變“學會”為“會學”,學生就能應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學一些新知識,解決一些新問題,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隨著自主探索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引入課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學生學法指導,成為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學正、反比例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圖示、列表法顯示相關聯的數量,從數學角度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
通過教師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找出實例中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用數學方法分析出數量之間是否具有比例關系。學生應用這種學習方法,對列舉的大量實例,能夠很快地逐一分析出數量之間的關系,并能迅速運用數學知識加以表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如何收集、選擇、利用信息,如何從數學角度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如何面對學習中的困難等等。
四、總結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精心備課,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動中,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并給予正確的指導,適時點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這樣,小學數學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
作者:張二中 單位:漣水縣朱碼中心小學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