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班主任德育論文
(一)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概述
1.班主任對德育內容認識落后?,F代德育內容并不是單方面道德層面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德育、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教育及心理承受力等。某些班主任簡單地歸納為道德認識上的對與錯,殊不知,道德認識只是思想層面上的,誰都明白高速公路翻車撒下的物品不應哄搶,可還是熱火朝天裝載,所以,一切德育都應以“行為”為最終目的,在生活實踐中帶給學生更多的感悟。
2.班主任對“違德”行為視而不見。成績優異的同學往往都是備受關懷,小錯誤可原諒,大錯誤只做批評。比如,班主任對翻圍墻去上網的優等生大多閉口不談。在他們看來,成績比道德更為重要,其實這與教師的薪資獎勵掛鉤,班級排名對教師職效工資有重大影響。所以,班主任應該遵守職業道德,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違德”行為零寬恕(每個學生犯錯一視同仁),時刻進行內心自省。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淺談
初中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我的班主任德育實踐工作中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及建議。
1.加強班主任個人修養建設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策劃者與組織者,其工作地位要求與學生打成一片。初中生處于心理建設階段,其周圍接觸人群情況決定了未來舉止。班主任的自身素質是學生的風向標,指引著學生前進的路線。人們常說“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個人品格、行為,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發現,大多班主任都有著強烈的事業責任感,不抽煙、不喝酒,對賭博也敬而遠之。平時因班級管理工作繁忙也是常常熬夜,第二天問及為何如此疲憊,他們卻欲言又止,后來得知,他們常常因為班級工作寤寐思之。我大為佩服,為我校有此盡心盡責的班主任而感到驕傲。班主任還應該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身文化知識,增加文化底蘊,做到溫文爾雅。我就常??吹轿业囊粋€同事,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出口成章,說話極有涵養,師生都對他大為尊敬。班主任應嚴格要求學生,更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使德育工作成效“潤物細無聲”。
2.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
學生成績、品格好壞,是學校、家庭共同的責任。班主任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做好學生情況的溝通交流。班主任可通過校迅平臺,每天通過信息方式發送學生在校情況,讓家長心里有數。同時,針對一些道德品格存在瑕疵的學生,班主任要先向學生了解情況,談話,找原因,如果能及時改正,可不通知其家長,讓學生信任。現實中也存在留守與單親學生,沒有完整的家庭關懷,學生孤僻、冷淡,向學生索要聯系方式時,學生畏首畏尾,支支吾吾。這時班主任不應該強要,以免傷害其自尊心,應該親自到學生家里與家長交流,以實際行動表示對學生的關懷,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進行。
3.以學生為本,平等開展德育
教師本職在于教書育人,教書過程中更應對學生充滿愛意。學生是德育教學工作的對象,也是主體。班主任應該用愛平等對待班級同學,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活動,并不是我寫你抄、我講你聽那樣簡單機械化就能達到目的。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班主任就該尊重學生,不要一概否定,不搞專制,擺資格。就算教師犯錯誤,也要知錯能改,當著班級同學面及時自我批評教育。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不應該抽取學生發問,摒棄以言傳方式教導學生,而應讓學生參與道德實踐。另外,學生都是平等的,班主任不應帶著勢利的眼光看自己的學生。比如對富裕家庭的學生不能因其捐助了學?;A設施而視之為寶,也不慣壞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學習成績或經濟條件差的學生視而不見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公平的。教師應以身作則,向學生灌輸互愛觀念。所以,班主任評價學生時,應不護短、不歧視,敢于批評“好生”,同時還要關愛“差生”。
4.準確把握社會道德熱點話題,進行針對性德育教育
德育班會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活躍氣氛,班主任變為聽者,學生變為說者。在開學第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大家自我介紹,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定期組織班級娛樂會,唱歌、跳舞、踏青,這不僅能鍛煉學生膽量,也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在勞動節之前,組織學生“我愛勞動,我光榮”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開展“清潔校園活動”,使得學生心智得到鍛煉,感覺勞動的艱辛,體會清潔工人的困難,發自內心地愛護環境。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進行法制宣傳,進行普法教育;做學生的“心理醫生”,傾聽學生苦惱;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教育。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教師教書更要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責任,是社會的要求。在人才強國與加強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形勢下,重視德育,做好德育,提高我國全民文化素質,初中德育必須走前頭。
作者:林坤榮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羅定華僑中學
(二)
一、加強理論學習
理論指導實踐,只有讓學生首先學習理論知識,才能在以后的行為活動中樹立規范。
1.開設思想道德課程,講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2.組織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讓行為準則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
二、教師以身作則
老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其行為舉止都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一個愛黨愛國、文明禮貌、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教師形象是每個老師應該做到的。
三、做好溝通工作
初中時期是學生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有人將之稱為“叛逆期”,初中生處于心理、生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轉變的一個重要階段,他們在心理、生理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特點,所以,在這一時期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以談心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人際交流等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并和他們共同商議解決對策,給予耐心指導,真正和學生打成一片,充分發揮溝通在教育上的重要作用。
四、主題班會做引導
規定出每周的一個具體時間作為每個班級的主題班會時間,在班會上讓學生們暢談自己所熟悉的傳統道德故事,背誦名人名言等,使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分辨清楚是非對錯及善惡美丑,樹立不盲目攀比、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的優良作風。
五、營造良好校園輿論環境
1.學校組織每周升旗儀式及國旗下演講,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2.開展主題黑板報評比,校園廣播優秀文章等培養學生勤奮好學的精神。
3.開展學習雷鋒先進事跡活動及英雄人物先進事跡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六、突出榜樣的力量
中學生活潑愛動,好奇心重,又善于模仿學習。因此,學校應對學生身邊的好人好事進行宣傳并給予表彰,召大家向模范學生學習。
七、開展豐富多彩校園活動
1.學校定期邀請相關部門法律工作者來校做法制報告,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2.邀請消防工作者為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建設平安校園。
3.舉行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等,激發學生團結協作意識。
4.舉行知識競賽、作文大賽等,鼓勵學生熱愛學習,積極向上。
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們開展一些益于社會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鍛煉,并培養他們貢獻社會的奉獻主義精神。
1.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給老人帶去一些文藝娛樂小節目。
2.組織學生走向街頭,幫助清潔工阿姨打掃衛生。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希望廣大教育者能夠將其當做日常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不斷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國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
作者:于發亮 單位:山東省即墨市新興中學
(三)
一、利用多種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常規管理
德育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重頭戲,班級德育氛圍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質、品質、身心健康和前途理想的能否實現。梁啟超說:“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據此,我們可說,班級德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繁榮昌盛或興衰存亡。因此,班主任作為一線的德育骨干,必須注意加強德育氛圍,堅持先做人后成才的理念,必先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即在實施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必須狠抓常規制度,把日常工作作為創新德育工作的基礎。具體地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新守則》、《新規范》的具體內容,并一絲不茍的按照其中的內容要求約束和規范學生的行為。關于這一點,講的容易做的難,班主任要對學生做十分細致的思想工作,想方設法為學生構建學習“新守則、新規范”的實踐平臺。如利用主題班會,主題團會,演講比賽,讀書活動,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運動會、到敬老院去幫老人打掃清潔等形式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敬老愛幼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端正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習慣、增強集體感、榮譽感、愛國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承民族傳統,弘揚民族精神,逐步讓學生走上思想、學習、品德的良性軌道上來。
二、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形成強大教育合力
隨著開放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的日益繁榮,涉外貿易的不斷擴大,一些良莠不齊的東西也自然而然的透滲到社會中來,甚至對校園的這凈土也產生一定的沖擊或侵蝕,如市場上各種不良的影視光碟、灰色書刊、黃色網絡、庸俗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介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對青少年思想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甚至是嚴重的腐蝕。面對現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采用各種形式,團結多方力量,利用社會大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如聘請學校法制副校長、當地派出所領導、民警或法官,每月對學生進行一次法制講座,以加大對學生的法紀教育力度;聘請勞模或見義勇為的英雄人物給學生上課,加強學生的正義感和勞動光榮感;加強家校聯系,定期召開家長會,請家長對學校的德育措施提意見,出主意,讓家長參與學校的德育管理,以提高德育效益;和社區或村委保持正常的聯系,向社區或村委領導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總之,要注意加強和健全學校的機制,為學生開辟廣闊的德育空間,讓學生時時處處都能吸收到健康的空氣和沒有污染的精神食糧。
三、認真學好用好新課程,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
新課程的推行,給德育工作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新課程十分注重構建“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主張德育要立足于課堂教學的這塊主陣地,把學科教學與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還要進一步淡化課程的知識傳遞功能,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成長中的快樂
學校生活、教材內容、教育方法是班主任從事德育教育的三個板塊。老師應組織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生活,通過演講、影評、參觀、訪談、文藝會演、校園活動等形式,把學生置身于德育活動的具體情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德育自主性;各學科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在課堂上滲透德育;每個教師都應用探究、商量、討論、甚至辯論的方法來代替強制性的德育灌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思想,然后再經過學生的內化、實踐,逐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以開展各類有意義的活動為主線,寓教于樂,注重活動的生活性、人文性,和全體學生的參與性。
五、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造良好育人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打造知名品牌在教育競爭中生存發展的核心因素,是師生共同發展的文化場所,對于提高德育效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環境建設是校園文化中的隱形教育工程。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學校建筑物和活動場地的文化內涵,想方設法在校園網、校廣播室、校宣傳櫥窗、黑板報等設施上,找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活動的切入點,配合學校形成“一草一木會說話,一磚一石皆育人”的育人氛圍。以上五點,便是筆者任班主任期間對德育工作的探討。
作者:林海軍 單位:廣西臨桂縣南邊山鄉初級中學
(四)
一、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科知識的學習只是學生學習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必須讓學生在掌握必要知識基礎上,培養其良好的道德素。此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為了順應時發表展的潮流,有必要把德育教育生活化;不能一味遵循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養,采取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時刻培養初中學生的道德素養;積極引導,體現初中特有的人文關懷,時時刻刻深化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易于接受,以此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1、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專業性
增強班主任的整體德育教學水平,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專業性是有效改進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對策之一。針對班主任在德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學校應該定期對初中班主任進行德育知識的培訓,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學質量。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德育教學的滲透性,將德育教學滲透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的實踐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2、改善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環境
初中應該不斷改善教育環境,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一方面從學校領導方面,要重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人性化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生活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從班主任方面,在德育教育開展時降低姿態,和學生們形成一種朋友的關系,在這種亦師亦友這狀態下,才能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逐步理解父母的艱辛,親人朋友對自己的付出。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3、增加對學生德育素質的考核
為了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增加對學生德育素質的評價。在每個學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的同時,加入對學生德育基礎的考察,保證學生們有一定的道德素養,以便德育教育生活化教育模式的順利開展。要求學生們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是德育教育的主體,從小事做起逐步改變自己,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感動的同時要付諸于行動,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意義。與此同時,教育學生不斷反省自我,從自身出發提升道德素養;帶動學校的德育教育氛圍,把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二、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各界更加注重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初中生德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德育工作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依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不斷提高初中德育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金艷茜 單位:江蘇省昆山開發區青陽港學校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