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教學中仍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材建設滯后,知識更新慢,且偏重于理論,不適宜高職學生;教材整體性和連續性差,很多教材的工程案例都是簡單羅列,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教學模式較單一,仍然以在課堂上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實際操作較少;工程案例不能貼近工程實際,且存在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的問題,不能實現教學與崗位職業要求相一致。由于問題的存在造成了學生還在學習落后于現場實際工作的知識,甚至是被淘汰的知識,大量占用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同時,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學習的知識片面且不夠扎實,致使學生不能很快的適應崗位工作。
二、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針對存在的問題,通過相關文獻的研究、企業專家的指導、專業教師施工現場的學習,進行教材的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進行檢驗和評價,并逐步完善。
1.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專業教師不僅應該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派專業教師到大型的技術先進的施工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深入第一線學習先進的施工經驗,充分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并逐步實現“雙師”制度。
2.教材及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在學院“骨干院校”建設中,聘請經驗豐富的企業專家對各項工作進行指導,通過專家提供的咨詢,增加教材中沒有的、實際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識,去除工作中已經不用的知識點,形成與時俱進的講義,并及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專業教師在施工現場掛職鍛煉過程中,搜集施工中的文字資料和案例,將典型的工程實踐案例融入到講義當中。
3.實訓室的建設
通過專業教師到施工現場的調查研究,明確校內應該具備哪些實訓設施,結合專家的建議,建成新的實訓室,將實際工作中已經不用的設備淘汰,引進施工現場常用的設備。理論授課可以直接在實訓室進行,學生在授課過程中隨時動手操作,解決了理論課后很長時間才進行實訓的問題。
4.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參考相關的文獻資料,研究其課程改革的方法,通過多方考察、學習和指導,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教學中,采用以專家咨詢為基礎、崗位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案例貫穿始終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中,引入文字和視頻形式的案例,使內容更加生動;實踐教學,采用實訓室和施工現場相結合,并實行“雙配制”,即在施工現場由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
5.改革的檢驗及評價
選取教育程度相同的不同班級進行對比,一部分班級按照原來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另外的一部分按照計劃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革的檢驗主要通過校內考核。考核方式分為過程考核和最終考核,過程考核模擬施工現場的實際工作來進行,最終考核中理論的內容大幅減少,考察實際操作能力的主觀題大大增加。通過考核發現,無論是實踐考核還是理論考核,新模式的學生表現明顯好于原模式的學生。改革效果評價主要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和頂崗實習企業評價,學生表明,理論教學中,有了生動的視頻案例,老師的講課內容不再那么枯燥無味;實踐時,可以到施工現場,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內容變得直觀、立體,學生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動手操作,印象更加深刻;頂崗實習企業表明,學生來到單位以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并且,對后續知識的學習的能力明顯加強。
三、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的整體課程改革進行了研究,通過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對教材及人才培養方案、實訓室的建設、教學模式及方法等進行了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并提高了學生對后續知識的學習能力。
作者:楊剛 單位: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