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相關理論概述
在電子商務實踐活動中,物流一般都是以商流的服務者和后繼者的身份出現,但是物流往往是商品實體價值和服務價值的最終表現。沒有上好的物流服務活動,電子商務在前端商務環節的基本價值就不能得到體現,電子商務活動最終變成一紙空文,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物流配送活動支撐下,才能真正實現電子商務的完整交易流程。與此同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現代物流配送系統管理指的是對商品或者服務的流動全過程進行全方位和全局性的把控,如對商品的儲存、運輸、配送、保管以及商品的信息管理等活動。具體而言,包括商品的配送分類、配送作業管理、配送中心規劃設計、配送信息管理以及配送成本管理等。除了信息咨詢、電子出版物以及相關信息軟件等少量商品服務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物流配送管理外,多數的商品服務還是需要通過物理傳輸的方式來實現。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現代物流配送系統的有效管理,不僅僅可以保證商品服務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實現,還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利的物流服務,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特點
1.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特點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從商品服務物流配送方面來看,大量的商品服務交易在電子商務平臺環境之下具有明顯的分散性和隨機性,這樣可能導致物流配送的量小頻率高,這種情況的出現會給物流配送日程調節、路線規劃、配送車輛調度等帶來諸多的挑戰,從而使得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越來越復雜,最終導致物流成本的高漲和服務水平的不增反降。
二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響應快,能及時配送需求。現代企業在降低庫存的不斷努力中,使用即時生產、取零庫存等相關管理策略,對原材料提供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可以保證客戶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網上訂購后,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收到準確的商品服務,從而保證供應商能夠順利進行生產。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統需要在接收到電子商務平臺發送的商品需求指令后,及時進行商品服務的組織、配裝和運輸服務,從而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準確的商品服務送達到消費者手中。
三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中車輛路線選擇問題凸顯。物流配送活動一般情況之下都是在城郊進行的,主要特征是運輸路程短、商品配裝多、運輸路線和客戶分布信息復雜等。物流配送管理系統在接收到網絡訂貨信息后,需要根據相應的配送點來選擇最佳的配送路線,可見配送路線和配送方案的選擇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中占據重要位置。
2.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中GIS的運用
GIS(地理信息系統)是集數據庫與計算機圖形于一體,將空間數據進行儲存和相應的處理,結合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將地理位置等相關屬性進行合理結合,通過較為直觀的方式來分析、組織和管理相關信息,并根據實踐需求圖文并茂、真實準確地將相關信息輸入給用戶,實現物流信息的可視化,以此為物流配送管理者提供形象的決策支持模式。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運用核心是將地理坐標信息及相關位置信息等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和管理,并以較為直觀的方式(一維、二維電子地圖)表現物流空間地理位置。GIS將各類信息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應用融合和交叉分析,為用戶提供監測、預測以及規劃管理決策支持服務等,GIS的空間分析查詢優勢決定了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查詢方法,更是一種信息模式挖掘的有效技術。
GIS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統中的運用,不僅可以表達和管理物流實體的屬性和空間信息,還可以分析物流實體在空間要素方面的幾何關系。GIS的空間分析查詢優勢與MIS進行深度集成,可以更好地實現物流配送中道路空間分布、道路通行狀況以及客戶位置分布等的有效管理,從而使得物流配送從空間上達到可觀的效果。GIS圖形表達功能可以在物流配送可視動態監測上將物流配送空間信息轉化為網絡圖,使得物流配送空間表現得更為形象,并通過智能啟發式車輛路徑分析方法自動生成最佳的物流配送路徑,通過物流配送空間信息網絡圖實現物流配送活動的動態監測,發揮GIS最大功能實現物流配送活動的順暢和資盡其用。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系統管理策略
1.電子商務環境下GIS在物流配送系統中管理功能的實現
物流配送管理系統作為一個集數據管理、配送運輸管理等為一體的綜合管理系統,其物流配送中心決定了物流配送路線及方案的選擇,是整個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核心所在。在電子商務環境之下,物流配送管理系統優化可以通過將物流管理系統與GIS有機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客戶可以利用客戶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訂單的網絡填報、貨單位置等相關信息的查詢,物流公司則可以通過網絡查詢貨單相關信息,對物流配送方案進行全面優化管理,科學合理分配物流配送車輛路線和配送方案等。
2.電子商務環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統管理功能分析
首先,從訂單信息處理方面來看,物流訂單信息的處理包括訂單收集及網絡托運申請等,根據收集的訂單進行貨運量的統計分析,為物流配送計劃方案的制定提供現實依據;同時,建立客戶信息管理檔案庫,加強對客戶相關資源的管理分析,以便為客戶提供更加合理的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企業的對外形象,推進企業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其次,從瀏覽查詢方面來看,對相關圖像數據比如放大、移動、圖層管理圖片等,通過地形圖數據、道路圖像以及車輛位置等進行顯示,并對相應的位置屬性進行信息查詢、空間分析以及數理統計等,實現對物流配送、司機以及車輛信息等的跟蹤查詢。
再次,完成對物流企業路線選擇、需求分析以及成本費用等方面的統計分析,并生成相應的報表。最后,對物流配送路線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根據系統統計分析的位置信息合理制定相應的配送車輛和配送路線方案,根據物流配送動態運行圖實時進行車輛調度,并由系統自動生成物流配送路線方案圖,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工和車輛調整。與此同時,需要從長遠角度對企業物流所涉及的地圖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加強對數據的日常維護管理,隨時為物流配送管理系統提供可靠的數據。
3.電子商務環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統管理技術分析
首先,從物流配送系統技術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環境下GIS與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融合主要集成了MAPxtreme服務技術、MicrosoftASP.NET服務技術、SQLServer服務技術以及COM組件技術等,物流地圖對象相關數據主要通過地圖集以及圖層的方式儲存在MAPxtreme服務器上,關系數據庫中相關地理對象屬性與圖層數據之間集成,通過可視化來表現相應物流信息。用戶可以以不同的登錄名進入到網絡進行訂單填報,并通過ADI.NET途徑連接到SQLServer服務器的相關數據庫中,實現對原始數據的收集。MAPxtreme在MAPX的引擎下在DELPHI7開發平臺上實現物流空間和屬性數據的相互訪問。
其次,從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數據庫存儲結構來看,GIS(地理信息系統)雖然具備較多空間分析功能以及空間拖布結構功能,但是在大量數據操作方面顯然不及ACCESS以及SQLServer服務技術等專業數據庫操作軟件。因此,物流配送管理系統中的主要屬性數據需要在大型數據庫中進行實踐操作處理,為達到數據庫資源節約和檢索便利性的效果,應該在遵循相關原則下來進行數據庫存儲結構的優化設計。
再次,從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物流配送點快速準確定位方面來看,在物流配送方案實施前,應該對物流配送坐標點所屬位置道路進行準確定位判斷,并及時對該段路實行內插;對于一些限制性道路、單行道等應該根據不同的路況和時間實行權值調整。判斷物流實際地點與坐標地點的定位是否一致時,可以對坐標進行轉換,并遍歷所有的數據庫點,計算定位坐標點與這些數據庫點的距離,從中找出距離最短的點確定為物流實際地點。對數據庫的查詢方式進行優化,可以提高整個物流配送系統的運行效率,改善系統的綜合性能,提升企業物流配送的整體效率。
最后,從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配送車輛路徑選擇方面來看,由于物流配送車輛路徑選擇問題是重難點問題,精確計算方法只能解決簡單的物流配送車輛路徑問題,因此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環境之下物流配送的實際需求。根據物流配送車輛路徑問題的具體特征,可以運用先進的智能啟發式算法(禁忌搜索、神經網絡法、遺傳算法等)求出科學合理的最佳物流配送車輛路徑,并在物流地圖上得到可視化顯示,為物流配送管理決策提供合理依據。由此可見,通過電子商務環境下GIS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的構建,物流企業可以快速掌握城市物流空間位置等方面的信息,并能及時分析出最佳物流配送車輛路徑,這對物流企業決策者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管理決策工具,并能在合理控制物流成本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物流服務。
作者:趙超驊 單位:晉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