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躍美術課堂,營造學習氛圍
在高中的美術鑒賞課中,教師所要做的便是根據美術教學內容,結合自己對美術知識技能掌握的實際情況,了解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發展個性,從讓學生欣賞美、積累美、創造美的目的出發,營造一個美術學習的氛圍。在課堂中教師不能依據傳統的教學方式,只以教師為主,一堂課盡在教師的口中度過。這樣不僅教師講得口干舌燥,而且學生在課堂中所了解的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是毋庸置疑的。學生的興趣變成了課堂活躍必不可少的部分。高中美術課堂中教師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好讓學生掌握和吸收知識。
二、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更加主動
新課改的美術理念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突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并指出在美術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如何去欣賞美、積累美、創造美這些并不是學生只通過教師的授課便能夠感受得到的,更需要學生們在課上課下自主地去討論、探究。所以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高中新課改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新等方式來實現學習的目的。那么教師又該如何做到“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呢?教師不能一味地傳授知識,可以將學習目標以要求的形式向學生提出,讓學生自主地去動腦和動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當學生不能獲得問題的答案時才是教師出現的時候,并且教師不能直接地給出答案,而是以幫助的形式引導學生去探索到答案。美的感受是多變的,永遠不可能找到相同的答案。所以,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去講述屬于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的思想是有限的,只有集合眾多的思想才能得出最合適的答案。在美術課堂中從獨立到合作也必然是所需要的學習方式,我們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能夠更好地發揮集體的優勢,相互啟發達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糠”的目的。
三、貼近生活實際,尋找生活中得美術
新課標倡導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世界生活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高中美術的《繪畫》每節課都有明確的主題。無論是素描、水粉或是中國畫等都需要通過學生自主地鍛煉來掌握美術技能和提高審美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將教學主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創設教學情境,開展多彩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繪畫知識為自己的母親畫上一幅畫,或者制作一些精美的工藝品,將自己對母親的愛融入到禮物當中。對于母親而言,在母親節收到自己孩子的禮物時,將會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愛,知道孩子在成長;對于學生而言,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繪畫技能,開發了創新思維,還懂得了如何將所學的美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加深母子、母女間的感情,讓學生懂得關愛家人、熱愛生活。這樣能夠更好地、更有效地將美術主題傳達到學生中,甚至是社會中。
四、創造優秀課堂,教師自身需不斷學習升華
新課標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改變過去教學的舊觀念,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美的心靈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中學美術教師知識結構的構建,中學美術教師應具備一個由美術基礎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知識、與美術教學相關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的知識、美術理論知識與能力的應用以及美術教學設計技術與能力等組成的相互聯系的知識系統。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的中學美術教師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并擁有全面的文化素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方面地根據教材內容,用美術作品特有的藝術感染力去輔導學生。加大教育理論學習的力度,提升支持性知識的質量。積極進行教學反思,不斷豐富實踐性知識。
作者:沈玉 單位:云南省巧家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