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教育論文
一、職業學校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之路
我國職業學校美術教育肩負著為社會發掘并培養具有美術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的歷史使命。然而,職業學校美術教育不同于高中以及本科學校的美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它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進行職業學校美術教育改革時不能盲目地承襲普通美術學校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在教育思想、理念、手段、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結合職業學校自身的特點來進行改革。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如果失去了其職業性的特色,不僅會浪費職業教育資源,還會造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因此,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必須在專業課程、師資隊伍、學生素質等多方面走創新發展之路,突出自身的職業化特色。
(一)強化美術教育理念,增強美術教育認識
美術教育思想的基礎理念指的就是“美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當前,人們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普遍存在三種觀點:一是實現個人藝術價值;二是傳遞、繼承精神文化遺產;三是發揮美術的社會特色。當前的職業學校美術教育改革應轉變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專業傳統的教學理念,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切實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突出美術教育的職業性、實用性和社會性。在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發掘,凸顯美術的魅力,淡化單方面的知識傳授,避免傳統的填鴨式的技能訓練。美術教師要成為教育思想的傳播者和傾聽者,要注重加強師生學術與精神上的交流,把正確的態度、價值觀滲透到教學內容中去,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啟迪,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探究、發現和體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全方位地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學生打開美術的大門。
(二)轉變美術教育體制,進行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的以素描為基礎的西方教育模式體系無論在專業課程設置上,還是對于學生的培養力度上都已不再適應我國當前的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它制約著職業美術教育的發展。因此,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必須面向經濟社會,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做到美術人才培養與社會職業需求和發展相統一。首先,要充分考慮社會發展的主體因素——社會需求。我們在制定教學規劃時,應將學校的總體規劃與學科自身特點相結合,同時要適應時代需求,增加拓展性較強的專業,摒棄盲目設置的專業。其次,要全方位地審視美術專業。我們在美術教育改革中要加強專業劃分和系統整合,著力發現專業設置的缺陷,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此外,我們還應結合自身優勢,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再次,要在美術課程的設置上,根據社會對應用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來設置專業課程,課程內容要注重對基本知識以及基本職業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的職業靈活性和適應性,要著重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同時,我們還要及時有效地了解市場需求及技術發展趨勢,掌握先進的材料和技術方法。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學生德育水平
教師是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美術教師更是要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與時俱進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美術教師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要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并將學生帶進藝術的殿堂,幫助學生實現人生的價值,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讓美術擺脫“花瓶”的稱號。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第一,對在崗教師要進行定期培訓,或選送部分教師到專業院校進修,幫助他們及時更新并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第二,鼓勵教師積極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提高教師自身的硬實力;第三,實行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方法,與企業合作,將教師送到企業和實訓基地進行培訓和實踐,提高教師的藝術實踐能力;第四,聘請校外專業人員到學校進行教學。通過以上四點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可以使美術教師成為具備深厚藝術知識底蘊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傳授者,并使教師可以在對學生的傳道授業中滲透人文精神,使教師可以借助美術教育幫助學生凈化心靈,從而使學生的自我人格得以升華。
二、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學生專業性和創新性的要求更是日趨嚴格,美術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這迫使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在保障人才數量的同時也要兼顧人才的質量。美術教育的多元化時代已經到來,職業學校在適應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的同時也要兼顧人才培養戰略的制定,從而培養出更多的既具有一定審美能力,又有創造性技能的新型雙全人才。我們只有不斷更新職業美術教育理念,明確美術教育目的,對美術教育體制進行深化改革,加大對教學科研的重視力度,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及時總結經驗,才能適應現代美術教育的要求,使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得以不斷的發展。
作者:王現林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綜合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