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發展論文
一、夯實基礎,提高生產能力
至2016年全縣高穩產農田地達20000hm2;農機總動力達32000萬w,農用拖拉機擁有量達8200臺。
二、集中力量,培育龍頭企業
通過招商引資、改造升級、扶持引導等措施,培育、發展我縣的骨干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力;重點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特別要注重開展精深加工,在加工產品布局上,鞏固發展糧食、豆類加工,做大做強武定壯雞、火腿等肉制品加工,大力培育果蔬加工,保護發展具有地方風味和特色的醬腌菜、蜂產品、食用菌等加工品種,延長農業產業鏈;加快推進九廠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建設,盡快形成我縣農產品加工業集聚區。到2016年,力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個,州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20個,著力培育一批優勢產業、名牌產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提高農業競爭力。
三、拓寬渠道,加大資金投入
一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二是抓住云南橋頭堡建設、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機遇,積極爭取項目;三是爭取信貸支持;四是整合各部門、各渠道的支農資金;五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四、打造品牌,開拓產品市場
一是樹立品牌意識,力爭到2016年全縣“三品一標”持證產品達25個以上;二是加強產品推介;三是培育和完善一批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加強以縣城為中心的綜合集貿市場和綜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對各鄉(鎮)政府所在地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四是建立縣、鄉、村三級農產品流通協會或中介組織,培養農產品銷售經紀人和營銷大戶,帶動推進農產品流通外銷;五是加快信息網絡的建設和應用。
五、強化支撐,健全服務體系
以項目為載體,建立健全縣鄉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和條件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植物保護、動物檢疫監督和動物防疫體系,通過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為生產“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的農產品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六、加強服務,營造發展環境
一是加強政策服務,對國家、云南省、楚雄州及我縣已經出臺的財政、金融、用水、用電、用地、稅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有關政策,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并認真兌現各項優惠政策;二是加強中介服務,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建立自我服務的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三是加強科技服務;四是加強信息服務,充分利用“數字鄉村”、農業信息網、“三農通”等信息網絡平臺服務農業生產和農產品營銷,擴大農業信息的覆蓋面;五是加強輿論服務,大力宣傳報道全縣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措施、亮點、成效,樹立典型,總結經驗,共同營造推進我縣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作者:李自清 單位:云南武定楚雄州武定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