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制度,促進倉儲管理制度化的建設
建立、完善、整合、匯編各項規章制度又是策劃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ISO質量管理體系能在倉儲管理中高效運行的前提,是搞好倉儲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倉儲管理的工作標準和“立法”過程。為了完成好這項任務,我庫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特點,總結多年的倉儲管理經驗并借鑒先進成果,制定了倉儲管理、科學保糧、安全生產、財務管理、器材管理、部門職責六大方面的管理制度。
二、優化管理,提高科學保糧水平
優化管理,提高科學保糧水平是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ISO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在要求,倉儲管理主要針對儲備糧的管理,包括進出庫的管理和入庫后保糧的管理。出入庫時間安排是優化出入庫管理的重要環節,我庫儲藏的主要是三級早秈稻,收獲時間一般在當年7月,安排在7、8月出糧,9、10月進糧,11月封倉熏蒸殺蟲,12月以后清潔通風降溫,合理利用時間,既能保證完成任務,又有利于后續保糧工作。輪換總量對優化儲糧管理有重要的影響,總量應控制好,量大了會增大工作總量,延長輪換周期,對下一步的保糧工作不利。
以我庫為例,由于機械化程度不高,輪換總量大約為18000t,需要120d左右。糧價對出入糧管理的影響相對較小,而氣候對進出庫的管理影響較大,珠海地處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冬春寒冷季節短,梅雨時間長,夏秋兩季高溫多雨,長年處于高溫高濕狀態,基本無寒冬,適宜微生物及害蟲的生長,糧食品質極易發生劣變,對糧食出入庫管理非常不利。因此,既要避開高溫高濕的極端天氣,又要利用好寒冷干燥通風降溫的有利時機,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這是優化倉儲管理的重要原則。總之,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優化各個環節,可以提高倉儲管理效率。
三、明確目標,促進糧食倉儲管理持續改進
根據ISO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結合我庫倉儲管理工作的特點,制定了倉儲管理的質量目標,并對質量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總質量目標包括檢驗合格率大于95%,儲存自然損耗率低于2‰,考核合格率大于95%,顧客滿意率大于90%,顧客投訴及時反饋率達到100%。辦公室的質量目標包括顧客投訴及時反饋達到100%,文件在兩個工作日之內發放到位率大于95%,員工接受質量管理體系培訓每年不少于2d。倉儲部的質量目標包括糧食儲存自然損耗低于2‰,全年達到“四無糧倉”的標準。質檢部的質量目標包括糧食檢驗合格率大于95%,倉儲期間發現不合格的糧食在一個工作日之內上報,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檢定率達到100%。財務部的質量目標包括確保糧庫財務帳簿、報表數據100%準確,確保每月10日前完成納稅申報。
工程部的質量目標包括水電系統的維修率達到100%,特種設備的檢定率達到100%。為了各部門能按照所制定的質量目標開展工作,保證整個倉儲質量管理目標的完成,我庫根據ISO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各部門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制定每個月自查自糾的工作方案,根據工作方案及作業指導書的內容,進行工作現場及記錄資料考核,發現問題要認真整改并及時向庫管理評審組報告,庫管理評審組要根據ISO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制定每個季度的庫綜合內審工作方案,根據工作方案及各部門的自查報告,開展全庫質量管理評審,排查整個倉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錯漏和不足,糾正、預防和消除不合格項的出現,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
四、討論
糧食倉儲行業是特殊行業,政府在本行業的發展起主導作用,體制機制對糧食倉儲管理的影響比較深遠,加上長時間受粗放管理的影響,模式很難滿足新形勢下倉儲管理工作的需要。通過引入ISO質量體系認證,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制度,促進倉儲管理制度化的建設,優化管理,提高科學保糧水平,促進糧食倉儲管理持續改進,但是通過幾年的實踐,也發現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基層糧庫員工文化素質較低,對ISO質量管理標準中的概念以及管理實質認識不足,體系的運行存在重在表面,流于形式的問題,有些糧庫只是為了證書而認證,只做表面文章,收效不大;有些認證機構重認證,輕指導,重收費,輕服務等。這些都與引入ISO質量體系認證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因此,要理性看待ISO質量體系認證,不盲從,不跟風。
作者:朱建茂 李億凡 單位:珠海市糧食儲備庫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