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護理論文
一、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因學認識
中醫認為其病因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膏梁厚味,或肥甘辛辣,損傷脾胃;或憂思抑郁,勞傷心脾;或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橫犯脾胃;或為外感寒濕之邪,寒濕困脾,脾失健運,蘊久化熱,熱盛傷陰,陰虛熱炙而致胃火上炎,心火亢盛則發口瘡。亦可因素體陰虛,加之勞傷過度,虧耗真陰,虛火上炎而發為口瘡。
二、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醫護理
基層醫院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尤其是難治性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往往收治到消化內科進行治療,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對于復發性口腔潰瘍辨證屬于虛火上炎、相火妄動,火不歸元的患者,采用以益口含漱液漱口配合中藥桂辛散外敷為主的方法進行治療,經過長期臨床觀察,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益口含漱液基礎口腔護理口腔潰瘍患者首先應保持口腔清潔,首先給予患者基礎口腔護理,囑患者每日早晚兩次,先用淡鹽水清潔口腔,再使用益口漱口液含漱,含漱時間應保持10分鐘左右,含漱后半小時內禁止飲水。
2、針灸操作和穴位注藥取廉泉、足三里、合谷、頰車等穴,每次選2~3穴,交替應用,應注意選穴準確、手法適度。也可用維生素B1注射液于牽正、曲池、頰車、手三里等穴注射,每次取2穴,每穴注射0.5ml,以上穴交替使用,注意要常規消毒,足量注入,操作精細。
3、桂辛散穴位敷貼將細辛、肉桂、干姜各15g研磨為細粉,取面粉100g,加適量食醋調勻成稀糊狀,均勻涂抹至清潔紗布,在患者臨睡前貼敷至患者神闕穴,次日患者起床時取下,連續貼敷1周,根據病情的緩解程度決定是否繼續貼敷,如果在貼敷過程中患者出現貼敷部位輕度發癢發紅,次日取下敷貼時可用溫水清潔后熱敷,如出現水泡及明顯過敏反應應及時停止。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當督促患者每日堅持使用中藥貼敷,同時應在護理記錄中詳細記錄患者每日病情變化,必要時可采集照片等資料留存。
4、飲食護理本病患者飲食宜清淡而有營養,如多吃新鮮蔬菜及豆腐、豆芽等;因潰瘍疼痛,故發作期宜進半流或全流質飲食,若疼痛較甚影響進食者,可在進食前先用西瓜霜噴灑患處,以減少疼痛;由于辛辣之品生熱生火,最易誘發本病,故應盡量少食或不食油膩、煎炸、辛辣、魚腥、煙酒類等刺激或生火之品。平時要注意飲食的粗細搭配、葷素調劑,以增強體質。
5、日常生活護理堅持飯前漱口,飯后刷牙,保持口腔衛生,可常用金銀花、菊花、甘草等清熱解毒而味又不苦之品泡茶常服或煎水漱口,以防患于未然,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6、精神護理《內經》很重視精神護理,要求對患者: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苦。即指出疾病的危害,告訴患者疾病是可以痊愈的,交待具體調養的方法,解除患者的消極狀態和心理負擔。勸導患者避免精神緊張,勿急躁發怒,以防肝火上炎;要有足夠的睡眠,勿思慮熬夜和房勞縱欲以防陰精暗耗。這樣才能使心情舒暢,以利疾病早愈。通過長期的護理觀察我們發現,情志影響及不當飲食對于本病的復發以及病程的延長影響較大。特別是當患者處于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易疲勞、好生氣、苦悶多慮、記憶力及注意力減退等抑郁癥狀以及在此基礎上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刺激、負性生活事件、緊張、疲勞、煩躁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導致了本病的加重和反復發作。在護理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對患者情志的疏導,以利于疾病的康復。
三、討論
1、益口漱口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機制分析
益口含漱液的主要成分有三氯新、茶多酚、甘草甜素、維生素E及甘油等,在臨床上單獨運用益口含漱液治療輕型及口炎型復發性口腔潰瘍,均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配方中的甘草甜素是傳統中藥甘草中的主要成分,近年國內外對甘草甜素及衍生物的藥理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具有抗病毒和抗癌作用,能恢復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益口含漱液中甘草甜素成分對以病毒顆粒感染或/和免疫異常為主要發病機制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有治療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自由基是潰瘍病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甘草甜素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作用,有效地防止口腔黏膜潰瘍的發生。另外益口含漱液中的主要成分茶多酚也是一種天然優質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和促進代謝,通過增強口腔黏膜的代謝功能來提高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保護口腔黏膜抵抗外來的物理化學或生物性因素侵害,維護口腔黏膜的完整,防治口腔黏膜潰瘍的發生。三氯新作為一種安全高效的廣譜抗菌劑對口腔中有害菌具有高效抑制作用,并且能直接抑制炎癥介質的產生。
2、桂辛散外用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分析
桂辛散外用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是首屆國醫大師成都中醫藥大學郭子光教授的一個經驗方劑。郭老認為久治不愈的復發性口腔潰瘍,其口瘡多在頰膜,顏色多發白,周圍不紅腫,或暗紅微腫,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疲乏力、納少便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全身癥狀,此乃脾腎陽虛,火不歸原的表現。治療當從引火歸元、潛陽歸腎入手。然而此類患者若使用內服湯藥或外用吹口藥物,往往為口瘡疼痛加重所苦,用藥的依從性和患者的舒適性均大打折扣,從方便患者、減輕病痛入手,選擇中藥散劑貼敷的辦法,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桂辛散以肉桂、細辛、干姜為主要藥物組成,其中肉桂、干姜溫腎潛陽,可納氣歸元,肉桂守而不走,得干姜相配可以保持持久之藥力,既能溫腎陽,又能溫脾陽,使得浮越于上的陽氣得以歸于本位;細辛辛散走上,一則可以與肉桂、干姜潛陽溫腎相呼應,一升一降,維持氣機平衡。二則可以辛散止痛,緩解患者病情。本方的另一個特點是使用敷貼的賦形劑的選擇,選用面粉為賦形劑,面粉為麥之精華,具五谷之氣,能安養脾胃,脾經有病變可以使口舌生瘡,有些慢性反復發作的口瘡,往往此起彼伏,經久不愈,一大原因就是脾胃虛弱,中藥的藥性加上面粉的谷性,可以使藥性通達脾胃,達到溫養脾胃的目的,使得脾胃健運而口瘡漸收。本方使用的第三大特點是粘合劑的選擇,中藥散劑、面粉,通過食醋進行粘合,食醋性味辛香,能緩急止痛,能通達經絡,食醋配合細辛,能使藥性直達病所。本方使用的第四大特點是,敷貼穴位的選擇,本藥貼選擇貼于神闕穴,神闕穴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是人體真氣往來的門戶,能“收降濁氣”,因此貼敷于神闕穴,可使脾胃命門化生的后天元真之氣,源源不斷的補充進人體,而也使浮越于上的濁氣收納于下焦,從而從根本上緩解口瘡的癥狀。
四、結語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見,也是最難于根治的一類,易復發、痛苦大、依從性差是本病的主要特點,現代醫學對于本病的護理手段雖然很多,比如配合含漱液進行口腔護理、消炎鎮痛藥物的局部使用、飲食指導等,但相比之下中醫護理更具特色,效果也更為明顯,具有很簡便、好依從、效果好的特點,通過長期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以桂辛散配合益口含漱液為主的綜合護理手段,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護理方法適用于以脾腎陽虛、虛火上炎為主證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完善本治療方案,以期建立多證型、分階段的護理治療方案。
作者:梁華 單位:四川省射洪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