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海報設計論文
從中國本土文化中汲取的靈感與創意,在現代海報設計中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在改革中不斷創新與發展。不僅對于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悠久的中國文化對于外國品牌與企業也有深深的吸引力。
中國市場經濟日趨成熟,外國品牌與企業在進駐中國市場的同時面對中國消費者根深蒂固的中國烙印,為了與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拉近距離,他們將中國元素的應用作為海報宣傳的切入點,引起大家對中國情結的共鳴。
意大利德爾富盈城堡中餐廳的平面海報設計就采用了青花瓷碗、兵馬俑、龍、孔子、嫦娥等中國元素與傳統形象,以蒸騰的熱氣為載體,用白描的手法表現出來,透著濃濃的中國味道,使觀看海報的人能夠感受到該中餐廳所產遞出來的中國文化底蘊,即使是在異國他鄉的中餐廳,依然能夠讓顧客感受到純正的中國餐飲。
近幾年,中國元素在在海報設計中的運用越來越多,中國情結以一種泛濫的形勢發展,難免變成了刻意的模仿和跟風的拼湊。俗套地將一些中國元素拼湊于一張海報上,往往顯得雜亂無章、生搬硬套。中國情結在現代海報中的流露應該是自然而然、由內而外的設計師與觀眾的情感交流與共鳴,而不是為了中國情結而刻意為之的中國風。
中國風,不是一個或一些元素,而是一個整體帶給人的感官感受,過多的跟風模仿只會讓設計丟失靈魂,又何談中國情結?優秀的中國風作品不在于它運用了墨跡、臉譜、毛筆等中國元素,而是這些元素背后傳遞了作者對祖國的深厚的情感,并且以現代的設計方式表達出來,顯得中西合璧、得以升華。
追求中國情結,并不是在設計上的閉關鎖國,完全地舍棄世界平面設計的經驗,而是應該取長補短,將本土化的中國情結融于世界設計的規則與趨勢,以中國人的方式傳達對海報設計的思考與理解,展現出民族獨有的文化魅力與性格。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工業設計執行總監陳猛說:“設計中的“中國元素”或“民族特色”是不能刻意追求甚至硬貼在產品的外觀上的它應當是設計師對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種自然的情感流露。”的確,中國情結是有思想、有溫度、有交流的設計。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絕不僅僅體現于幾個生硬的中國元素。對于解決這一問題,體制和環境起關鍵作用。
在適應世界經濟技術發展的設計審美潮流的基礎上,設立傳統文化專門研究與推廣機構,提高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度,建立起創造和維護中國情結的設計體制和環境,是使海報設計中的中國情結不流于表面的關鍵。
作者:張宗文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