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圖案語言的積累,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
以“點、線、面”為基點展開聯想,讓這些原本抽象的特定元素具有內涵,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具體生活發生聯系,以黑白的形式徒手繪畫,訓練思維、想象速度與創意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以及對物體進行系統、連貫思維的能力。
以點的線化、線的面化,幾種元素相互交叉,在形式上靈活處理,使畫面產生豐富的黑、白、灰層次感。使畫面效果引人入勝,使圖案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
以“三角形、方形、圓形”等幾何圖形展開聯想,學會用幾何化的眼光來看待客觀世界,充分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視覺形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用簡化概括和提煉夸張的手法加以創作。通過超現實地手法改變材質原有的面貌,創造新奇的圖案。
二、大膽對圖案展開幻想,開拓學生創新思維
在“詞匯”積累足夠之后,就開始“造句”了,在前面形象聯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圖案幻想練習,這一練習在強調自由幻想的同時,可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創造力。
1.分解組合造型,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注重對圖案組成結構的研究,將寫生物象做結構分解,使之成為一些簡單的元素,然后將分解開的元素有目的的選擇,并根據形式美法則進行重新組合,使之形成略帶原物象特征或完全沒有原物象特征的新圖案。將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相結合,打破了自然物象的局限,為圖案設計方法在新時代的發展開拓了寬廣的思路,同時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2.異形同構,創造新的視覺形象。
將兩種不同的物象綜合于一體,創造一種全新的視覺形象,會達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自然、生動而且富有幽默感和內涵。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對形象全方位、多視角的審視能力和聯想能力,以超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創造有新意的圖案。
3.異變圖案,培養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在兩種形體之間,設計一組符合邏輯且非常自然的中間形,這樣可以對客觀事物的正常現象進行非正常的演變推導,提高圖案語言的說服力,從而培養學生對不同事物尋找關聯的理性分析能力。
4.放棄寫實性陰影的概念。
在創作時,必須提醒學生要放棄寫實性陰影的概念,尋求新的創意,不能墨守成規,換湯不換藥,要尋找好的創意,在視覺上又不破壞整體關系。這就要求學生用專業的眼光看待真實生活中富有可塑性美的元素的存在。
三、結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圖案設計理論的內涵也需要不斷地充實和更新。我們要在掌握圖案要素的前提下,在形式上重視中國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礎上創新。設計出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圖案,同時擁有真正的時代性和國際性。
總之,開放、多變是圖案藝術的基本特征,我們應利用有限的課程,創設出無限奇妙的新圖案,依托一些切入點進行創造的延伸,創造出奇妙的圖案藝術,使圖案藝術那充滿民主與自由精神的智慧和觀念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并最大限度地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其創造力!
作者:魯微微 郝靈生 單位:河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