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社會實踐論文
一、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社會實踐是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然途徑
無論是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理想信念,還是科學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都只有通過實踐的感悟與運用,才能被大學生更好地吸收。中國自古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求知模式。首先“讀萬卷書”,獲得滿腹經綸,再“行萬里路”,親歷躬行、參證精思,知識能力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接近社會、走進社會,在利用自己所學理論知識與技能貢獻社會的同時,也在實踐鍛煉中培養了團結、友好、合作的意識,主動改造了自己的主觀世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促進自身的全面健康發展。
2.社會實踐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部分大學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現狀不十分了解,雖然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為人民服務的積極性,卻往往陷入幻想和空想。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僅靠校園內的課堂宣講是欠缺的,必須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通過走進社區、扎根基層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能夠深入社會,全面了解國情,把自己的主觀認識與現實結合,便會更好地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及其現實意義,從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念,自覺擁護黨的政策,并能夠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
3.社會實踐是課堂理論教育的有益補充
理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主要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觀念的傳授、學習、宣傳等方式進行教育,普遍運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但這種教育方式也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等局限性,大大削減了教育的實際效果。“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組織大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觀世界。只有通過社會實踐,才能直接檢驗青年學生的思想是否同客觀現實及發展趨勢相符合,從而幫助他們以正確思想的指導自己的實踐,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停留在書本上、課堂內,更充實在實際的生活中。
二、“扎根基層”社會實踐活動路徑的探索與成效
1.基本思路與目標
既然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合格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發揮其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的地位和作用,河南中醫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在此方面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一直以來,我院按照“全員參與、項目化運作、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的工作思路,自2009年開始,陸續開展了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以醫療衛生服務、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中藥材種植以及面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調研學習活動等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后在縣、鄉醫藥衛生單位建立了500家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組織大學生回家鄉所在地的社會實踐基地,就近就便參加以“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奉獻家鄉,為家鄉醫療衛生事業做貢獻”為主題的學習調研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實現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實現思想成長、學習進步、身心健康的有機結合;在實踐中認清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和使命,立為國奉獻之志,立為民服務之志,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中醫藥類棟梁之才。
2.活動成效與體會
我院大學生暑期“扎根基層”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幾年的建設和推進,深受廣大基層醫療機構及參與實踐活動的大學生的歡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扎根基層“受教育”。在結合自身專業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基層服務鍛煉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濃郁。因為,一方面書本知識在實踐中轉化為了實際技能,自身專業水平和臨床經驗得以提高和豐富;另一方面帶隊教師在義診過程中的言傳身教,使隊員們不僅近距離接觸病人,習得診脈、血壓測量、X光片識別等各項知識,還深刻理解了“仁心、仁術、仁愛”的真諦。同時,學生在服務基層、服務家鄉的實踐活動中,看到了鄉村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美好前景,更好地認清了基層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進而明確學習目標,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激發其更大的學習熱情,為將來到基層就業發展早作準備。
(2)鍛煉技能“長才干”。對于醫藥類專業的學生來說,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切實的臨床實踐做保障,理論知識是難以被牢固掌握和靈活運用的。扎根基層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動手能力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實地見聞、實地操作”。骨傷專業的一位學生在實踐心得中寫道:“其實臨床的實踐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醫學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上崗前的最佳訓練。”對于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來說,經過七天的鍛煉和學習,每位隊員的專業能力都有所提高,熟練地掌握了測血壓、拔火罐、針灸等基本技能,增長了臨床經驗。而對于上山采藥的藥學專業學生來說,隊員們在活動中辨識了大量只見過圖片未見過實物的中草藥,將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物相結合,極大地提升了辨識中草藥的基本技能。
(3)送醫送藥“做貢獻”。作為醫藥類專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為基層老百姓送醫送藥送健康。社會實踐之校級醫療小分隊是由專家、教授帶隊,由富有臨床經驗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組成,他們先后奔赴河南省的多個縣市醫院和鄉鎮村莊進行義診活動,為群眾進行健康普查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醫療信息和醫療咨詢,大力宣傳衛生科普知識,為基層培訓醫務工作者。這些活動不僅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并且被《中國中醫藥報》、《醫藥衛生報》、中國青年網、中國文明網、河南教育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
作者:陳思 劉金廠 孟長海 馬? 楊文勝 單位: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