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質量管理論文
1工程建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1.1質量主管部門不統一,職責定位不明確
在工程建設企業質量管理主管部門的設置上,有的企業將質量管理的職責設置在技術質量部門、有的設置在QHSE管理部門、有的設置在經營管理部門,存在質量管理部門設置不一致的現象。在質量管理的職責上,個別單位只明確了質量管理部門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職責,而將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的職責分解到項目管理部門、物資采購管理部門、設計管理部門等其他專業主管部門,質量管理則演變成了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職責定位出現了偏差。
1.2個別企業質量管理程序執行沒有落到實處
工程建設企業普遍建立了質量管理手冊,制定了產品監視和測量管理程序、不合格產品管理程序,但由于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部門和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部門不一致,質量管理體系的作業文件與工程建設企業業務結合的不緊密,使得質量管理程序在執行中很難落到實處,個別企業甚至出現了全面質量體系管理和工程項目、設計服務質量管理兩層皮的現象。
1.3個別企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企業業務融合的不夠
隨著“安全第一、環保優先”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安全環境體系在工程建設企業得到了廣泛的宣傳,同時企業也采取了各種具體的措施深化和落實健康安全環境體系,使得該體系既有理論又有措施,與企業業務結合的相當密切。與此相比,個別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工程建設業務融合不夠,不僅從業人員少,而且沒有具體落實的措施和手段,缺乏強有力的抓手,導致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不明顯。
2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應處理好的兩個關系
要解決全面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必須要處理好兩種關系。
2.1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全面質量管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套完成的體系,企業質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和不斷完善這一體系,在此之后要重點落實體系的各項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是質量管理的外在形式,而工程質量和設計服務質量管理就是其具體的工作內容,在全面質量管理中必須要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在全面質量管理的檢查中,由于工程建設企業的產品在現場、在外地,這些產品遠離工程企業的管理機構,檢查人員往往從有利于檢查的角度出發,側重檢查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情況,久而久之,使得工程企業中從事質量管理的人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從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一部分在現場從事工程項目質量的管理,或者將工程質量、設計服務質量管理交由項目管理人員負責,導致了質量管理兩層皮的現象,割裂了質量管理的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在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的今天,必須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將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形式與工程質量、服務質量有機結合起來,從人財物3個方面建立支持機制,保證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工程質量、設計服務質量管理的有機統一。
2.2處理好Q體系與HSE體系的關系
對企業來說,一般是將質量管理體系(Q體系)與健康安全環境體系(HSE體系)相提并論,統一為QHSE體系,大家也一直在宣傳“環保優先、安全第一、質量至上”,而安全環保問題是企業的頭等大事,相對來說,HSE體系宣傳和落實的較為到位,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可操作性特別強,而作為Q的質量管理體系宣傳和落實的較少,在企業中幾乎變成了HSE的附屬,在檢查時處于附帶檢查的境地,因此必須處理好Q體系與HSE管理體系的關系。我們認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HSE體系是并行的關系,HSE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和保障,只有企業發展健康安全,環境受控,才能保證企業提供優質的工程和設計服務;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HSE體系的在質量管理方面的體現,優質的工程和設計服務反過來會促進企業健康安全發展,二者相互促進,互為依托,共同保障工程建設企業為業主提供優質的工程和設計服務,不可偏廢。
3解決工程建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問題的對策
在明確處理好兩種關系的基礎上,結合中央企業管理提升工作,要全面提升工程建設企業的質量管理工作水平,應采取以下對策:
3.1轉變管理思路,健全管理制度
要真正提升工程建設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必須突出工程建設企業的特點。工程建設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因其產品與其他性質的企業不同,在質量管理思路上應當有所區別。工程建設企業為業主提供的產品主要是工程項目、工程設計服務,其提供的產品具有投資大、關聯性強、技術復雜、生產周期長等特點,一旦交付使用,關系到業主的生產經營的全局和長期發展,質量問題對業主具有顛覆性的影響。因此,工程建設企業應當把質量管理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企業的中心工作應當圍繞質量效益來展開。工程建設企業必須在轉變思路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全面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包括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規定、工程設計質量管理規定、工程監理質量管理規定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體系。
3.2完善管理機制,規范業務流程
要搞好工程建設企業的全面質量工作,必須明確質量管理的主管部門,將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工程質量、設計服務質量統一由一個部門進行歸口管理,實現質量體系與實物質量的一體化管理,克服質量管理兩層皮的現象。同時,根據工程項目、工程設計的不同產品的特點,規范質量管理的業務流程,細化參與部門、管理職責、管理步驟、管理標準,將質量管理進行流程化操作,真正克服質量管理說的多、做的少、想做但不知道如何做的問題。
3.3量化工作標準,注重務實操作
要提升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須從“真抓”變為“抓真”,將“實干”變為“干實”,全面落實質量管理體系的各項工作要求,根據體系的設計,明晰質量管理崗位工作規范和工作標準,將質量管理工作進行詳細分解,明確參與質量管理的部門、崗位、工作標準,保證參與質量管理的人員知曉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留下什么記錄。在確定工程項目、設計項目時應同時明確質量負責人,在日常項目管理工作中,明確質量管理人員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做什么工作,負什么責任,制定出量化的工作標準,隨同工程項目、設計項目的實施進度,按時間節點進行落實,將原來飄在面上的工作真正讓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3.4細化質量標準,強化監督檢查
要全面提高工程建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必須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標準,將質量管理標準與工程建設業務相結合,形成一套符合工程建設企業業務實際的標準體系,在工程建設中真正落實質量標準,讓業務人員明確工程項目、設計項目業務的每個階段達到一個什么標準。同時,建立和完善與工程建設業務相一致的監督檢查體系,質量監督人員按工作進度進行檢查,在每個階段的檢查形成不同的檢查痕跡,杜絕檢查的隨意性,將監督檢查變成常態化的工作。
3.5注重體系融合,建立長效機制
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內,工程建設企業的管理體系較少,只有一個QHSE體系,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如今工程建設企業管理體系越來越多,如內部控制管理體系、ERP管理體系、人力資源管理條體系、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等等,如何將質量管理體系與這些體系進行恰當的融合,是提升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管理作用、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長效機制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借鑒HSE體系與企業業務融合的經驗,注重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HSE體系、ERP體系、內部控制體系、規章制度管理體系的有機融合,實現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與工程建設項目、工程設計服務的有機結合,使體系文件更加符合工程建設企業的實際,讓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變成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工程設計服務質量的強有力支撐,不斷完善質量管理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的長效機制。在全面質量管理中有兩個著名的理論:一個是馬克姆.波里奇的定點超越理論;另一個是愛德華.戴明的PDCA循環理論。前者側重于通過與先進企業進行對比,發現本企業的不足,從而進行整改,即通過外部推動的方式提高質量管理水平,也就是現在強調的對標管理;后者強調自主、主動管理,立足于企業內部,分析本企業目前存在的不足,然后通過計劃、執行、檢查、處理的不斷循環,進行改進,提高產品質量。
總之,工程建設企業應當抓住國資委開展企業管理提升活動這一契機,把定點超越理論和PDCA循環理論兩種做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與先進企業的橫向對標管理和內部短板的縱向查找,真正提升工程建設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水平。
作者:魏兆兵 單位: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