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健康教育論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分析
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高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容易被淡化,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指導思想過于功利化,優先滿足社會的需求,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教學方式過于僵硬,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充斥著空洞的說教,缺少耐心的疏導和啟發。這些問題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高。另外,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比較復雜,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并且呈現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現象。因此,面對當前這一復雜問題,加強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探索,不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而且還能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奠定思想基礎。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雖屬于不同學科,但是教育目的存在交叉現象,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進而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另外,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密切,兩者相互促進。因此,高校教育過程中將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綜上所述,能夠清楚地看到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不但是十分有必要,而且確實可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途徑探討
(1)教育觀念方面
高校教師教學活動實踐中應轉變觀念。首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重要意義;其次,理清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間的關系,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順利實施,反之,心理健康教育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奠定基礎。因此,高校教師應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態,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實現兩者的有機融合。另外,教師還應能明確區分思想與心理問題,并對通過學生的外在表現進行綜合分析,進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時地輔導學生。
(2)教育內容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在內容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應適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注重向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延伸。例如,可以將心理健康知識納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中;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應吸收思想政治相關知識,進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
(3)教育方式方面
(a)利用課堂教學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
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教師在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應有針對性地分析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知識討論中,使其養成正確、健康的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觀念;其次,教師還應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設有關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以此實現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結合。
(b)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
21世紀是信息社會,計算機網絡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應善于借助計算機技術,不斷探索兩者結合的新思路。互聯網具有很大的虛擬性、隱蔽性、平等性和自由性,學生在互聯網面前能夠比較自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郁悶、煩惱等,能夠自由地釋放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同時,互聯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各種觀點交流的真實性大大提高,因此教師實際工作過程中應善于利用互聯網,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與心理狀況,有的放矢的對學生提高教育指導或咨詢工作。例如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網站或QQ群等方式,在網上為學生提供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詢,打破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
總之,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結合,不但改善了傳統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增強了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與真實性,提高了教學活動效率。要求教師努力尋找計算機技術和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點,通過構建網絡教育體系實現兩者的結合。
(c)發揮校園文化的載體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
校園文化較為突出的優點在于其具有強大的載體功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應注重利用這一載體功能。因為校園文化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它不僅能緩解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產生的壓力,還能起到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在這種氛圍中學生能夠養成較好的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素養,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此,高校教師應善于利用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舉行有關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咨詢活動。在活動中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減輕學生思想與心理上的壓力,使學生盡早走出陰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進而塑造積極向上的完美人格。
三、結束語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途徑的探討,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至關重要。因此,高校教師應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積極尋找兩者的結合路徑,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心理健康水平,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與心理健康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張麗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