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美術教育論文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1.畫面直觀生動。因為人的感官對信息的接受以視覺為主,而美術是視覺藝術,所以離開了視覺的直觀傳達,美術教學將無法進行。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無論教師表達能力有多強,缺少了對畫作的直覺感受,學生就難以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能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方位的刺激,這樣原本單調的課堂就會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樂學、愛學。教師在講解時可借助計算機放大畫面局部,引導學生研讀其手法特點,這種直觀生動的視覺傳達是教師無法用語言講解來取代的。
2.信息網絡帶來無限可能。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縮短了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時間和周期,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對外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的美術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獲得最新的美術教育資源,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開展本校乃至國內、國際之間的學生作品、教師教學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因此,基于網絡的美術教學模式亟待深入探討和研究。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網絡恰恰為學生創造了嘗試新的學習方式的條件,從而能使學生學會在新情景中探究、發現與美術有關的問題,發展探究和發現的能力以及形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4.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回歸生活。借助信息技術,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由單一化變成多元化。通過網絡,學生將現實生活中有疑惑的以及關注的現象、事件都可以通過課題的形式進行一系列研究。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由授之以魚者轉化為授之以漁者;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而轉化為課題研究的參與者與合作者。
二、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教學整合的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現代教育評價最重要的原則是“發展性”,發展性原則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所以美術教學也應該遵循發展性原則,除了基礎知識和技巧隨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外,在情感的升華方面也必須進一步提高要求。當然,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也要因人而異,根據學生情況循序漸進地設計教學過程,尤其要體現層次性和發展性原則。
2.實踐性原則。實踐是認知的基礎,實踐是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基本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自主參與活動,引導學生感受事物、感悟生活。在美術學習活動中,學生自主實踐,通過實踐學習美術,通過實踐表現自己的情趣,通過實踐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美術課堂教學不應該是純語言文本的,而是學生實實在在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實踐,美術學習才有意義。
3.多元化原則。多元化原則,體現的是信息交流的雙向性,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廣闊的空間。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把各種有用資源、信息有機結合起來,融啟發性、趣味性、知識性、針對性于一體,創設出悅耳、悅目、悅心的教學情境,生動活潑地表現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總而言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高中美術教育的教學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一是不能盲目使用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如果不顧實際教學需要,盲目地使用各種媒體,使課堂中的信息過多過濫,則會造成無效信息的泛濫;二是不宜過長占用教學時間。
三、結語
信息技術只是作為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輔助手段。注意到以上幾點,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教學工作所帶來的便利,滿足學生多樣發展的需求,大大提高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
作者:黃曉納 單位:許昌市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