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質量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1、護理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不夠科學目前很多基層管理者不具備管理相關知識,只注重個別事件,不善于把握全局,甚至不熟悉業務運作。有時對于緩慢發生的或者潛在的威脅視而不見,不懂得中間環節的質量監督和反饋。當護理工作中出現人員變動,病人數量和病種的變動,時間,季節或者醫療物品的情況改變等新問題時,管理者不能夠及時調整,或者沒有預見性準備而導致護理工作出現失誤或差錯。
2、護理質量控制手段流于形式臨床上大多護士對于護理質量的重視性不夠,為了檢查而檢查,為了評價而評價,工作是被迫地形式化,缺乏質控的氛圍使得護士淡化了護理質量管理。甚至護理管理者也是為了任務而去完成質控的流水線過程,并未真正意識到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3、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差,分級護理不到位國內普遍存在護士缺編現象,醫院必須聘用臨時護士。臨時護士因其待遇有差別,因此工作時不能完全投入精力;病人治療任務多,護士沒有充裕時間和病人溝通交流,根本不能滿足除了必要的治療以外的服務,更談不上完全滿足病人的需要;現在年輕護士多缺乏吃苦耐勞及奉獻精神,多不愿意給病人做基礎護理。因此,基礎護理以及分級護理均沒有理想完成。
4、護士職業壓力大,職業倦怠現象嚴重隨著病人的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護理模式的轉變,以及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與實施,護理工作的難度和壓力越來越大。此外,護士人員不足,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增加了護士職業倦怠的發生。使得護士沒有心思和信念對病人做奉獻性的工作。
二、提高醫院護理質量管理的幾點建議
1、發揮經濟杠桿作用,建立完善的護理質控管理體系醫院由護理部、質控辦和院感染辦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與控制檢查組,擬定并實施護理質量考核方案,充分發揮獎金的經濟杠桿作用,促進護理質量管理的展開。主要從病區管理、分級護理、消毒隔離、急救物品管理、護理文書、護理操作和病人滿意度等方面進行檢查,重點是加強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病人及重點護士的護理安全管理,并且將質控檢查結果按護理質量考核方案計算,繪制全院護理質量績效考核匯總表予以公示告知,并與年度考核和勞務收入掛鉤,獎優罰劣,讓護士人人參與質量管理與控制。
2、充分利用激勵體制,調動全員積極性激勵全科護士認真學習質量控制標準,并告知與收入和考核掛鉤,調動全體護士積極性。質量控制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可將護士分為若干組,各小組設一名組長,每人負責一項內容,把考核標準和內容作為規范,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把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貫穿到護理實踐的全過程,使護理工作做到真正讓患者滿意。
3、護理管理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強學習先進管理理念護理管理者應接受質量管理知識的培訓,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應真正熟悉所管理的業務,熟練掌握科學的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發現并糾正自己工作中涉及的環節及問題。
4、提高服務理念,以人為本護理質量是護士為病人提供護理技術、臨床護理、心理護理、生活指導、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所能達到的優質程度。一切護理工作都要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注重每一個服務細節,幫助病人解決住院過程中所遇到的各個問題。應激勵和號召醫院職工努力追求護理工作百分之百的到位,病人百分之百的滿意。因為新世紀的醫院質量要求就是必須超嚴管理,這種超嚴管理意味著醫院質量要求將向更深、更廣、更高標準發展。
三、結語
總之,21世紀的醫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全的護理管理體系為重點,以整體護理為框架,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以滿足病人需求、實現病人滿意為最終目標。質量管理是護理工作者永恒的話題,也是醫院的生命線。需要每一位護理管理者充分重視并切實奉獻。
作者:張恩 單位:陜西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