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果與分析
(一)對英語高考成績的分析
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高招時文化課的錄取分數遠遠低于專業課的錄取分數,導致學生對文化課的輕視,藝術類的學生從高中起就把精力主要放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很少有時間顧及英語課。下表是被調查者的英語高考成績。從這些學生的大學入學英語成績可以看出,60分以下的占69%,61到90分之間的占26%,91分以上的占5%。學生普遍語法基礎差、詞匯量小、發音不準確,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只有初中水平或者低于初中水平,只有少數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達到了高中水平。由此可見,學生的英語基礎非常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偏低。
(二)對調查問卷的分析
1.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
調查發現,88%的學生害怕學習英語,他們存在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基礎差,很難提高。61%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失去了信心,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放棄了對英語學習的努力,英語學習比較被動。55%的學生持有英語無用論的觀點,他們認為專業課重要,輕視英語的學習,認為英語學好學不好無大礙。上課認真聽課的學生很少,大部分學生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導致老師上課的熱情也降低。
2.藝術類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
70%的被調查者沒有對英語學習進行計劃和安排。81%的學生只使用機械重復、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英語。而聯想學過的單詞,通過在腦海中想象可能會用到這個單詞的情境來記憶單詞、把單詞的聲音與形象相結合以便于記憶等,這些需要對詞匯進行深度加工的策略很少使用。他們沒有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沒有遵循記憶的客觀規律,沒有良好的記憶單詞的習慣,經常靠考前突擊背單詞。
3.英語教材不適合學生的英語水平
目前,多數高校藝術類學生選用的英語教材是《新視野大學英語》。64%的學生對目前使用的英語教材感到不滿意。他們認為英語教材難度大,與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不符;內容多而且陳舊,題材不新穎,且缺少趣味性;沒有體現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缺乏與藝術專業相關的內容。目前使用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4.落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雖然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下,新的教學理論不斷涌現,但是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教師很少采取討論和小組活動等教學方式,輕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66%的學生對目前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滿意,認為目前的教學方式很落后。學生希望采用現代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傳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高校藝術類英語教育的探索
(一)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
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偏低,英語基礎太薄弱,所以要從最基礎的語法向學生講起,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基石,必須先弄懂語法,在此基礎上,再循序漸進地學習詞匯等其他方面的知識。否則,以為語法講解是高中的內容,在大學階段避開語法不講,一味地講解詞匯的用法,這樣做對英語的提高見效甚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具體來說,可以在大學的第一學期多安排時間重點復習、提高高中的語法基礎,在余下的幾個學期再開始學習大學英語的課程。
(二)重塑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
Krashen(1985)在“情感過濾假說”中提出了情感因素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情感過濾學說認為,有了大量合適的語言輸入并不等于學生就可以學好目的語,第二語言的學習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情感因素起著促進或阻礙的作用。積極的情感,如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而消極的情感,如焦慮、自卑等會抑制、阻礙英語的學習,焦慮是英語學習中常見的障礙,擔心英語學不好,為記不住單詞所苦惱。因此,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降低學生的情感焦慮,消除英語學習的恐懼感,減輕英語學習的壓力,營造積極的情感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教師應該對學生平時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期末考試試卷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讓學生不會因為考試不及格而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文化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加強對藝術類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
指導學生掌握合適的英語學習策略。英語是一個龐大復雜的語言系統,包括聽、說、讀、寫、譯各個方面。每個方面的學習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這些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適的英語學習策略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不夠,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不僅是英語知識的傳授者,而且還是學習者英語學習策略的主要指導者,應該重視對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了解藝術類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在日常的教學中融入英語學習策略的教學,對大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把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加入到英語課程設計當中。尤其應該加強對學生記憶策略的指導,向學生介紹記憶規律和多種記憶策略,提供練習這些學習策略的機會,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并不斷的進行反思和調整,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效果。
(四)選用合適的教材
目前,能滿足藝術類學生需求的英語教材十分匱乏,因此,藝術類學生英語教材的編寫成了當務之急。劉?(2000)把教材的編寫概括為五性: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系統性。藝術類英語教材的編寫要針對藝術類學生的專業特點,比如可以融入一些專業方面的詞匯、概念等,讓學生了解如何用英語表達與他們專業相關的話題。教材的編寫也要符合藝術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真實需求,難易適中,能夠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
(五)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英語課程的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重構。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任務為依托,以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利用網絡的優勢,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最新的信息。利用多媒體開展情景式教學,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進行訓練。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音頻同時刺激學生,以其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予學生以真實感,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動機。
三、結語
高校藝術類英語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中,對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學也應該給予同樣的重視。所以,我們要努力探索針對藝術類學生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高校藝術類英語的教育。
作者:毛艷麗 單位:周口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