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安全工程論文
一、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安全工程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性,目前各院校安全工程的課程設置難以統一,大部分高校中所設置的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基本上沒有反映安全科學的學科本質。各校安全工程專業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基本上按照工科專業的模式安排,包括機械、物理、化學、數學和力學等學科課程,而學科專業課程模塊則比較混亂,由于受行業的限制,專業課程的安排對行業過于側重,學科理論基礎知識系統性不強。課程內容重復現象嚴重,如安全管理與安全系統工程、防火防爆與消防工程學等課程。在專業課程模塊設置中,各門專業課程基本上反映的是某一具體的安全生產知識,專業課程之間聯系性不強,學生對整個專業課程知識的掌握無基本規律可循,總覺得所學知識支離破碎。
2.安全工程人才培養資源整合性不強
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技術人才的需求導致我國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發展很快,快速發展的教育導致招生數量不斷增加,畢業生的質量并沒有提高。對各種資源的分析利用不足,導致很多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利用。各校只著眼于安全工程專業目前好就業的特點,盲目辦學、攀比辦學,課程設置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學生數量的增加,但教學的各種硬件、軟件設施并沒有增加,導致老師疲于應對教學。要培養出適應現發表展的高素質安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必須整合現有教師、教學資源,根據專業課程特色,對課程之間的聯系性做到統籌安排。
3.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缺乏創新意識
目前,安全工程專業學生求職過程中的主要障礙為實踐能力不足。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在教學環節設置方面,缺乏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整體優化,實踐教學獨立性不強,多被作為課堂教學的附屬物;在教學方法上,多為教師演示、學生模擬操作,學生積極性不高;在實驗條件和師資力量方面,學科建設經費少,實驗設備更新較慢,一個教師負責全專業學生實驗教學的情況時常出現,實驗設備與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在學生方面,獨立工作能力差,依賴性強,缺乏創新意識等。因此,開展實踐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
二、運用協同創新機制培養安全工程專業人才
1.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
依托國內外優勢的教學理念,借助先進的教學資源,通過國際合作、交流學習等多元化方式促進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一是合作辦學。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尋找合適的合作辦學模式,建立合作辦學機制。二是學生互換。通過學生互換的合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專業人士的視野。三是師資進修。組織教師到國內外辦學優秀的機構考察深造,或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座談和指導,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增強教師綜合能力。四是教師引進。高度重視在學術領域具有引導性的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不斷加強與一流大學、科研院所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五是校企共建。調查分析企業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情況,與共建單位共同研究制定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開展教學改革,實現課程的協同創新
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一是更新課程知識,將學術前沿成果引入教學,使課程設置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緊密關聯。二是注重能力培養,以“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提高素質”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設置專業課程體系。三是開設人文社科類、經濟管理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體育類等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管理、科學和健康身心等素養。
3.聚合資源,構建專業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平臺
聚合資源,有機融合校內資源和校外創新力量,組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機制,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產學研合作的形成。一是促進大學內部的學科交叉。組建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融合安全、機械、化工、采礦、環境等學科資源,實現多學科融合和協作。二是與企業建立雙向型合作,建立定向型人才培養機制。學校在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方面征求企業的意見。學校為企業提高技術服務、推薦優秀畢業生,企業為學校提供校外師資和獎學金等支持。三是教學資源共享。共享教師、教學資源,推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等機制。
4.調整培養目標,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
社會發展需要實踐創新型安全工程人才,因此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一是課程實驗教學體系。建立基本型、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的實驗教學模式,將教師科研融入實驗教學。建立校內實驗教學系統,采用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務系統中選擇后可隨時到實驗室進行課外實驗,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二是校內實踐創新體系。建立校內實踐創新基地,提升實踐教學質量。三是課外科研。通過導師選題、大學生科技創新等形式鼓勵本科生課外進行科學研究,促進學生及早接觸學科前沿知識,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四是工程實踐。學校采用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培養模式,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技能教育來提高安全工程專業人員的素質能力。
三、結論
建立協同創新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我國安全工程專業的發展將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協同創新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實現課程的協同創新;要聚合資源,開展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要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為提高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張洪杰 梅丹 陳旺生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