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語文論文
一、正確認識師生沖突功能
師生沖突的正向功能在于沖突可以有效地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時候一些激烈師生沖突之所以爆發,除了有引爆點以外,更是師生之間心理層面長期對峙的結果,師生之間偶爾發生一些小的沖突可以有效地將師生之間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進行有效地釋放,使師生之間緊張的關系有所緩和。對于小學語文老師而言,應正確地認識到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師生沖突的正負功能,既沒有必要視沖突為洪水猛獸,也不能對沖突置之不管,而是應充分發揮師生沖突的正面功能,從而幫助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
二、注重激勵機制的運用
對于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所產生的師生沖突,其正確的做法不是一味地用懲罰措施來壓制學生,而是要運用激勵手段來引導學生朝著老師要求的方向不斷前進。心理學研究發現,正強化的效果要遠遠大于負強化,負強化的過度使用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破罐破摔”的心理。這一理論對于小學語文老師的啟示就是針對師生中出現的沖突,老師應采用正向激勵為主的措施來強化學生符合自主學習模式的行為,通過持久的強化,就可以將自主學習模式內化為小學生本身的一個學習習慣。
激勵機制的運用中,除了堅持正向為主的原則以外,還應堅持及時、差異的激勵原則,及時激勵可以使得激勵效果最大化。差異化的激勵是指不同的學生個性特點的不同,其所偏好的表揚模式也是不同的,小學老師應善用不同的激勵來對不同的學生給予激勵。通過激勵機制的有效運用,就可以有效地化解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師生之間的不一致,從而削弱師生沖突發生的基礎。
三、構建良好的暢通渠道
師生沖突的發生很大原因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所導致,一些小學語文老師總是對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學生出現的不符合要求行為進行制止,卻沒有去主動傾聽學生的申訴。考慮到老師在師生沖突的解決中處于一個主導地位,老師應進行師生之間溝通渠道的建立,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做出反饋,這樣就可以實現兩者之間信息的雙向流通,有利于減少導致師生沖突發生的誘因。
在良好的溝通渠道建設中,小學語文老師應兼顧課堂上的溝通與課堂下的溝通,綜合運用電子郵件、口頭交流、書面溝通等多種方式,畢竟很多時候小學生在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中因為種種顧慮并不能夠暢所欲言,而通過書面或者電子郵件進行溝通則可以克服面對面交流中的缺點,將自身的真實想法傾訴給老師。
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成立一個學習改進小組,選擇那些善于溝通交流的學生任小組成員,學生有什么問題來通過這一小組進行反饋,這種間接式的溝通也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息交流。而在雙方信息趨于對稱的背景下,學生以及老師之間在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的沖突就會得到減少,從而為和諧、高效課堂的構建夯實基礎。
對于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出現的各種師生沖突,也應投入較多的精力來加以解決,從而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創造良好的條件。小學語文自主學習模式構建中師生沖突的解決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鑒,需要老師不斷進行探索創新,加強自我修養,從而探索出一條有效的師生沖突解決路徑。
作者:晁萍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共和鎮共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