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隨著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基礎教育的改革、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擴招與就業的矛盾為本科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田徑專修學生提出了新的課題。在目前的各大體育院校中,體育教育專業田徑培養逐漸突出,體育教育專業指導性教學要求培養體育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體育教育方面的專業型人才,并且要求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能力。當今社會需要復合型田徑專門人才,尤其需要能夠勝任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田徑復合型人才。我國在體育田徑教育方面還不完善,復合型田徑專門人才比較少,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還處于弱勢,因此,筆者就目前高校體育田徑素質培養的狀態提出以下措施。
一、目前高校體育田徑素質培養的狀態
高校體育田徑的學生,其綜合素質距離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體育院校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方法還有待改進。目前很多學生不重視田徑教育,認為體育田徑教育只是一個形式上的過程,而事實并非如此。田徑復合型人才的綜合素質是將來接受社會挑選的重要競爭力。從根本上講,高校體育田徑學生的思想與觀念、基礎理論知識、體育專業基礎知識、田徑知識與技能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都需要培養。因此,高校體育田徑中學生的素質培養刻不容緩。
二、針對高校體育田徑素質培養,提出以下措施
(一)對高校體育田徑教育機制的改革
高校體育田徑教育的機制一向是傳統模式,思維觀念不開放,墨守成規。這種結果導致我國高校體育田徑教育機制的不完善,學生學習體育田徑不積極,只是應付課程教學。因此,要提高或者改善高校體育田徑素質教育首先要從教育機制入手。高校體育選修課教學模式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的一種最主要的體育教學模式。它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進行的,但是目前的選修課程中,田徑的體育選手培養很少,各專業田徑學校的學生涌出的人才也很少,至此目前體育中復合型田徑專門人才的培養很少,故體育田徑教育的素質培養尤為重要。體育田徑教育的機制的改變,可以改善目前田徑專才匱乏的狀態,同時可以提高其文化和素質修養。
(二)認清現階段體育田徑教學的目的與價值取向
田徑體育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以及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田徑主要是個人項目,運動員不斷地完善自我,提高運動水平,有利于個性的形成、心理素質的提高。田徑運動中“跑、跳、投”項目對于提高身體的各項能力以及相應的身體素質有明顯作用,同時對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也有明顯作用。自古以來,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健康。各高校開設體育課程也是為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著想,對于體育中田徑運動的專門設置,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身體狀況,同時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因此,體育田徑教學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
(三)高校體育田徑教材與內容的選擇
從目前的體育田徑教學來看,田徑課程的設置與其他課程一樣,但是由于田徑項目本身就是課外活動,因此它具備一定的教育靈活性。但是,田徑教材與內容的選擇對于田徑教學來說尤其重要。科學理論的運動對于學生的身體與協調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材與內容的選擇使得田徑教學在素質培養方面得到理論化的改變。體育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選擇適當,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會更容易,對于田徑素質培養也有良好的保證。
(四)體育田徑素質培養要以學生為主體
從體育這門課程出現以來,體育教學就以教師教為主,而其實,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以學生為主。田徑作為體育科目中的一種運動,對于專門教學來說,更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了解他們的身體素質,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一個符合大多數學生的田徑教學模式,更有助于田徑教學中的素質培養。這不僅有助于教師發現田徑復合型人才,也同時可以改善田徑教學的傳統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提高田徑教學中學生的素質,改變在田徑項目中的人才匱乏狀態。
三、小結
目前的體育教學中,各種運動項目都有其獨到之處,在我國的體育項目中,國家隊員擅長的體育項目,田徑項目還不能列入其中。因此,加強高校體育田徑的素質培養至關重要。在體質教育論的時期內,田徑教學內容仍然是學校體育最主要的內容。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教學的改革與其他科目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若想縮短這個差距,素質培養必不可少。
教學改革中,普遍存在著田徑傳統教學內容逐漸被邊緣化的問題,田徑教師應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找原因,并且有針對性地對田徑素質培養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而恢復田徑課程在體育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培養出更優秀的田徑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