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美術教育論文
1.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教育創新不僅僅是在教育方式上的創新還應該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相應的培養和提高。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要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觀察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除此之外,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創新的動力,自覺形成創新的過程和思維,從而真正實現在創作中的創新。例如,當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需要首先在腦海中形成對所要設計的圖畫以及事物的大概圖形,然后再通過動手實踐將想象變為現實,但是這種創作于以往要有所不同,不能夠僅僅是照抄和照搬他人的作品,而應該是在吸收他人作品優點的同時還要形成自己作品的風格。在這樣的創作中學生才能夠實現創新,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之所以能夠提升創新能力,是因為學生在進行創作時將繪圖的想法通過實踐變為了真正的圖畫作品,從而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了他們創新的自信心。美術課程與其他的課程有所不同,他需要學生手眼的結合以及思維和實踐的結合,在這樣的結合中才能夠完成創新,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美術創新需要學生擁有敏銳的觀察力,獨特的分析問題能力、抽象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與眾不同的創新能力。所以學生在藝術上的創新能力不僅僅能夠展現在藝術創作上,還能夠體現在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
2.提升教師的創新精神
教師在美術教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師的創新精神是實現美術教育創新的關鍵。美術教師是美術教育的主體引導者和實施者,他能夠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進行美術教育創新的同時應該提升整體美術教師的素質,改變他們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首先,要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從而提升美術教育課堂的效率,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思想,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其次,美術教育應該采用比較開放的教學模式,要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轉換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時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講解當中去,對于學生好的想法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而對于一些不正確的想法教師要進行耐心的講解改正他們想法中的不足。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意見,及時收回反饋的信息,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創作。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要不斷的學習充電,在專業上做到精益求精,在思想上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積累自身的專業素質,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3.創新美術教學方法
在對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時,首先也要做到教師與學生之間角色的轉換,即學生不再是教育的被動者,而成為教育學習的主動者,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以在進行改革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要充分利用信息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在進行美術教育創新時,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有利的網絡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美術作品在信息技術下綻放出他的獨特魅力。所以美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盡可能的實現網絡化教學,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設計和創作出更多更有新意的好作品,充分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首先,學生要學會如何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學習資源進行檢索、篩選和查詢。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失去興趣,同時教師的講解一般理論化較強,對于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的講解如果過于細致學生就不能夠形成自己的看法以及創新的思維,如果教師的講解過于簡單,則又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作品的真正內涵。所以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學生在進行藝術賞析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出同類作品,通過對比及探討來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在這樣的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也可以彌補自己知識上的欠缺,提升教學課堂的質量。其次,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充分實現同學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對藝術的理解以及欣賞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引進計算機技術,可以讓學生學會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美術創作,以嚴謹的思維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學生學會網絡計算機美術設計,可以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創作的美術作品上傳到互聯網上,與其他人來共同交流與探討,從中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找到今后創新的方向,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第二,改變傳授和引導兩組的比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美術教育主要是以教師的教授為主,引導為輔。這樣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在當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需要調整教授和引導兩種教學方法的課堂比例,要以引導為主,教授為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減少教師的傳授比例,積極引導學生對美術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分析藝術和發現藝術的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營造出激發學生創新的藝術環境,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繪畫、電視、錄像、電影、游戲、故事、音樂等,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激發他們學習藝術的熱情。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課堂上增加討論和交流的環節,積極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創造性的應用視覺藝術、語言文字藝術。在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時可以通過比較、對話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思考、判斷、體會和鑒別資料,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身的藝術創造力。同時在進行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加深對藝術作品的年代背景以及其他文化藝術的理解,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文化觀,真正起到培養學生美術資質以及人文精神的作用。
4.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學習環境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所以在進行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時,教師應該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水平。首先,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對學習美術的熱情。教師還應該樹立教師與學生的平等意識,要尊重學生對藝術的不同觀點和審美情趣,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積極活躍、崇尚個性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這樣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以及審美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心理的自由有利于創造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對個人的贊同和認可則是促進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這樣,學生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就能充分展現個人獨特的思想魅力、新穎的表現形式和與眾不同的創作方式。良好的創作環境更可以使學生不斷增強創新的意志和勇氣,培養自身的標新立異,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做到在繪畫創作中獨樹一幟。學生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中還能更好的釋放自己的審美觀念,敢于去表現自己內心的想法,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水平。學生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中也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現欲,利于他們形成多元化的審美角度,同時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創新所帶來的快樂和情趣。
在美術教育中進行創新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改變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學生在美術教育創新中能夠形成不同的審美視角,提高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在進行美術作品的創新過程中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當中,增強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美術教育創新符合我國教育發展的需要,是今后美術教育實踐發展的基本方向。
本文作者:張云峰 單位:山東濰坊學院